Pancouver-Logo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和尚與槍」觀後感想:當不丹人迎接民主到來時

The Monk and the Gun was screened as part of VIFF 2023.

這部電影不但讓我對於不丹這個神秘的國家有更多的了解,美麗的風景、善良的人,以及電影中的幽默又帶點諷刺的日常對話,其中帶給我反思的是:貫穿整部電影裡,民主與現代生活即將為這個傳統孤立的國家帶來的衝突與改變,而電影的情節也讓你看到「不丹就是這樣的地方,不丹的人就是這樣子」。

電影一開始帶我們回到了歷史,一個不丹的農村社區,準備在月圓當天有第一場的模擬選舉,村裡迎來新的電視,大家圍著電視看著007,喝著黑色的可樂,撕掉佛像改貼英雄海報,收音機及電視都在接收選舉的消息,一切都是和平的進行著。就在年輕和尚開啟收音機,播放選舉的新聞時,喇嘛突然要求在月圓之夜要拿到兩把槍,這開啟了我對故事的疑惑及想像。隨著月圓的時間接近,我們跟著Ron(美國前來尋找古董槍枝的槍枝愛好者)以及Benji(生活在現代城市的導遊)穿縮在不丹的都市與農村。

在從Ron以及Benji與村民的交易看到,不丹的人所在意與關心的「價值」從來不是有多少錢,他們只拿自己需要的,並且願意把自己擁有的給更需要的人。當我看到當Ron很驚訝村民覺得他想交易的金額太高時,更讓我驚訝的是Benji總是都誠實地轉譯村民的話,而不是謊報價錢,從中騙取,即使Benji的妻子非常需要錢買藥,而最後村民不理會與Ron金錢上的交易,而是和年輕和尚用種子交換,雖然讓現場看電影的很多人都笑了,也許有人覺得愚蠢,但是那樣的單純,也是現在很少人擁有的,是珍貴的。還有一個畫面,小女孩沒有橡皮擦,但是在她好不容易得到,用完一次後還是將橡皮擦還給了原先擁有的人,因為她認為:這個人正為了國家工作,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完成,比起自己他會更需要橡皮擦。

電影情節讓我們看到在學習民主中「如何尊重他們的選擇與表達」以及「如何投票」的過程。村民在模擬選舉中,小女孩因為父親和村民的選擇不同,而在學校被同學欺負,為學習表達自己支持的顏色,村民很快的分裂成紅色和藍色,並且用力的呼喊。雖然他們沒有任何意識在裡面,但那樣用力的場面,讓一位老婦人很不認同而離開,他認為他們本來不是這樣子的。在模擬投票時,村民並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所以必須先回家和家人確認,最後在投票的日子,勝出的居然是黃色,黃色是國王的顏色….這讓我不禁思考,不丹這樣的國家,是否需要大家「口中的民主」,又或者他們所在意的幸福與追求的和平,不一定需要透過把他們分裂的選舉來完整?

滿月對佛教社會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在滿月的日子裡大家會團聚在一起舉行儀式,捨棄不好的事物,並為更美好的未來祈福。在電影的裡面,對不丹的人來說,槍是罪惡的,他們在儀式中丟

掉任何槍,連一旁看的警察也丟掉他手上的槍,而Ron則看著和尚將他好不容易拿回手裡的槍給扔進儀式的土裡面,任由村民用石頭和泥砂掩埋起來。最後他也釋懷了,和村民一起在晚上圍著火跳舞,並接受了另外一種「槍」,一個巨大的紅色陽具木雕,對村民來說那是象徵新生。

我認為故事裡的角色都代表著國家不同身份與背景存在的意義,代表傳統與信仰精神的Lama、好奇西方文化與嚮往英雄007的年輕和尚、在農村家庭為生活與家人憂心的媽媽、從「前總統是甘迺迪和林肯、槍比人多」的美國前來尋找古董槍枝的槍枝愛好者Ron,以及用開放的態度、往來於現代城市與農村的導遊 Benji,還有在模擬選舉中,不知道選舉是什麼的村民、突然會在競選前呼喊不同口號的村民…..這部電影並沒有排斥民主的到來,但也用另一個角度讓大家看到:民主和選舉為社會帶來的是什麼?每一個人面對新的改變都會有不一樣的態度與想法。

立即行動

Pancouver 激發創造力並促進一個更具包容性的社會。請支持我們關注多元的藝術家!來自加拿大境內的捐款可獲得稅務收據。

Share this article

Subscribe

Tags

精選華文翻譯文章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Indian Band), Skwxwú7mesh (Squamish Nation),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 2023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Privacy Policy | Terms and Condition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Skwxwú7mesh (Squamish),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s.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