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不但讓我對於不丹這個神秘的國家有更多的了解,美麗的風景、善良的人,以及電影中的幽默又帶點諷刺的日常對話,其中帶給我反思的是:貫穿整部電影裡,民主與現代生活即將為這個傳統孤立的國家帶來的衝突與改變,而電影的情節也讓你看到「不丹就是這樣的地方,不丹的人就是這樣子」。
電影一開始帶我們回到了歷史,一個不丹的農村社區,準備在月圓當天有第一場的模擬選舉,村裡迎來新的電視,大家圍著電視看著007,喝著黑色的可樂,撕掉佛像改貼英雄海報,收音機及電視都在接收選舉的消息,一切都是和平的進行著。就在年輕和尚開啟收音機,播放選舉的新聞時,喇嘛突然要求在月圓之夜要拿到兩把槍,這開啟了我對故事的疑惑及想像。隨著月圓的時間接近,我們跟著Ron(美國前來尋找古董槍枝的槍枝愛好者)以及Benji(生活在現代城市的導遊)穿縮在不丹的都市與農村。
在從Ron以及Benji與村民的交易看到,不丹的人所在意與關心的「價值」從來不是有多少錢,他們只拿自己需要的,並且願意把自己擁有的給更需要的人。當我看到當Ron很驚訝村民覺得他想交易的金額太高時,更讓我驚訝的是Benji總是都誠實地轉譯村民的話,而不是謊報價錢,從中騙取,即使Benji的妻子非常需要錢買藥,而最後村民不理會與Ron金錢上的交易,而是和年輕和尚用種子交換,雖然讓現場看電影的很多人都笑了,也許有人覺得愚蠢,但是那樣的單純,也是現在很少人擁有的,是珍貴的。還有一個畫面,小女孩沒有橡皮擦,但是在她好不容易得到,用完一次後還是將橡皮擦還給了原先擁有的人,因為她認為:這個人正為了國家工作,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完成,比起自己他會更需要橡皮擦。
電影情節讓我們看到在學習民主中「如何尊重他們的選擇與表達」以及「如何投票」的過程。村民在模擬選舉中,小女孩因為父親和村民的選擇不同,而在學校被同學欺負,為學習表達自己支持的顏色,村民很快的分裂成紅色和藍色,並且用力的呼喊。雖然他們沒有任何意識在裡面,但那樣用力的場面,讓一位老婦人很不認同而離開,他認為他們本來不是這樣子的。在模擬投票時,村民並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所以必須先回家和家人確認,最後在投票的日子,勝出的居然是黃色,黃色是國王的顏色….這讓我不禁思考,不丹這樣的國家,是否需要大家「口中的民主」,又或者他們所在意的幸福與追求的和平,不一定需要透過把他們分裂的選舉來完整?
滿月對佛教社會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在滿月的日子裡大家會團聚在一起舉行儀式,捨棄不好的事物,並為更美好的未來祈福。在電影的裡面,對不丹的人來說,槍是罪惡的,他們在儀式中丟
掉任何槍,連一旁看的警察也丟掉他手上的槍,而Ron則看著和尚將他好不容易拿回手裡的槍給扔進儀式的土裡面,任由村民用石頭和泥砂掩埋起來。最後他也釋懷了,和村民一起在晚上圍著火跳舞,並接受了另外一種「槍」,一個巨大的紅色陽具木雕,對村民來說那是象徵新生。
我認為故事裡的角色都代表著國家不同身份與背景存在的意義,代表傳統與信仰精神的Lama、好奇西方文化與嚮往英雄007的年輕和尚、在農村家庭為生活與家人憂心的媽媽、從「前總統是甘迺迪和林肯、槍比人多」的美國前來尋找古董槍枝的槍枝愛好者Ron,以及用開放的態度、往來於現代城市與農村的導遊 Benji,還有在模擬選舉中,不知道選舉是什麼的村民、突然會在競選前呼喊不同口號的村民…..這部電影並沒有排斥民主的到來,但也用另一個角度讓大家看到:民主和選舉為社會帶來的是什麼?每一個人面對新的改變都會有不一樣的態度與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