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天然染料爱好者林洁怡的设计屡获殊荣。图片来源:Charlie Smith。]
在台湾城市高雄共同创办大地工作坊的林洁怡,凭着于设计中加入天然染料,于2021年获颁授 台湾工艺之家。
这名职人最近到访温哥华并接受Pancouver访问,透露自己与父母一同经营大地工作坊。(Pancouver副编辑becky tu 翻译了国语访谈内容。)
林洁怡亲自设计了上图以天然染料上色,名为「查找记忆」的服饰,其更加成为固兰湖岛上温哥华新年艺术节「台湾色」展览的其中一项展品。
再者,这件服装反映了林洁怡对可持续设计的热忱,而她亦凭藉这股热诚获得多个奖项。她的作品亦曾经在东京、慕尼黑、巴黎和北京的设计展览上展出。
她希望分享透过植物和天然元素创作艺术的知识。

[设计师孙翠兰表示自己是以宜兰县的金枣树为设计发想,从福木树的枝叶中提取黄色的天然染料染出金枣果的黄,再结合在地的靛蓝染料中的马蓝复染出自然的绿,也是她在「台湾色」展出的黄绿色连衣长裙的灵感来源。]
台湾设计师从不同植物提取染料
另一名设计师孙翠兰亦于「台湾色」展示其作品。她居住于首都台北以南大约60公里的宜兰县。
身为宜兰染工坊发展协会理事长的她以国语向Pancouver表示,台湾东北部盛产各式各样的水果,而上图以天然染料上色的黄绿色连衣长裙的灵感来自宜兰丰富的金枣树所启发而创作的。
她说自己的作品与环保主义和回归大自然息息相关。当人们摘下果实后的枝叶,可以循环再用制成天然染料,染出天然且对人体无害的服装传递永续时尚。
她亦期望自己的设计可以唤起世界对宜兰的关注,看到宜兰天然染的特色发展。
Chung Meng-Chuan relied on persimmons for dyeing this dress at the exhibition. Photo by Charlie Smith.
[钟梦娟展出的长裙所用到的染料由柿子汁液染制而成。 图片来源:Charlie Smith。]
新埔的柿染工艺
在宜兰以东126公里外的新竹县新埔镇,人们经常以另一种水果为原材料,为布料及其他产品染色。来自新竹县柿染文化协会的钟梦娟以国语向Pancouver说,该协会在18年前创立,目的是推广以柿子汁液为布料及工艺品上色。
多年前新埔发现柿子汁液亦能为布料上色。于是联系上陈景林和妻子马毓秀两名台湾天然染料专家到新埔教授柿染技艺。他们更加是天染工坊的创办人,亦是这个领域的国际权威。
由钟梦娟担任总干事的新竹县柿染文化协会,最初是因为当地为柿饼产区,制作柿饼时会沾上汁液无法清洗干净,而发现柿汁可以染色,因此新埔开始发展柿染。虽然柿的外表与番茄相近,但实际上它是一种柿树属果实。协会的成员知道,以柿皮及汁液制作染料,是创造价值的新管道。
她表示,柿子染料的颜色可以维持一段很长时间,比起其他天然染料更为耐晒。

[「台湾色」展览将柿染工艺品陈列成枱上的美食。图片来源:Charlie Smith。]
日本及南韩职人多年来以柿子制成染料,现在经台湾艺术家引入当地后已引起热潮。
由于这些产品大受欢迎,新竹县柿染文化协会更开始鼓励艺术家将柿染工艺品和布料出口到国外。
钟梦娟称,协会希望将产品带到世界舞台上。
阅读原文 >> 点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