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之观念 (Conceptions of White) 》展览包含了 Fred Wilson 的作品《银河系的爱与失落(Love and Loss in the Milky Way),2005年》。由纽约佩斯美术馆 (Pace Gallery) 慷慨借出馆藏。摄影:Kyla Bailey/温哥华美术馆
卑诗省的主流媒体几乎从不关注白人议题。然而,最新的温哥华美术馆展览《白之观念(Conceptions of White)》可能会改变这一现状。
由 John G. Hampton 和 Lillian O’Brien-David 联合策划的《白之观念》展览深入探讨白人身份和族群如何形塑世界。根据 O’Brien-David 的说法,这项展览「提供了详细的文化背景和细腻的见解,帮助大众理解当代白人身份的不同面向」。
位于加拿大里贾纳 (Regina) 的麦肯齐美术馆(MacKenzie Art Gallery)协助此项展览的展品策划,其中包含了对白人议题正反两方的观点呈现。
值得注意的是,麦肯齐美术馆在描述白人身份和白人种族时使用了大写的「W」,《而 Pancouver》 则根据加拿大新闻社(Canadian Press)的编写格式,使用了小写的「w」。

Deanna Bowen 的作品《白人的包袱 (White Man’s Burden),2022年》(2022年在麦肯齐美术馆展出)。选自麦肯齐美术馆永久馆藏。由艺术家本人捐赠。摄影:Carey Shaw
《白之观念》展览将于9月9日星期六在温哥华美术馆开展,持续至2024年2月4日。本项展览包括15位艺术家的作品:Jeremy Bailey、Deanna Bowen、Jennifer Chan、Nicholas Galanin、Ken Gonzales-Day、Arthur Jafa、Ryan Kuo、Michèle Lalonde、Barbara Meneley、Robert Morris、Nell Irvin Painter、Howardena Pindell、Hiram Powers、Fred Wilson 和曾一度以Leochares 为名的艺术家。
温哥华美术馆的执行总监兼执行主任 Anthony Kiendl 在新闻稿中表示:「这项展览是在质疑着我们的历史和当代现况是如何借助信息视觉化被构建而成,有时候还夹带着非常特定和具有效力的政治目的。」他还表示,这些艺术品有助于完善温哥华美术馆的展览历史,将「艺术与视觉文化和社会历史领域的思想联系起来」。
共同策展人 Lillian O’Brien-Davis 和 John G. Hampton 讨论著《白之观念》的展览主题
学术研究下「白之观念」的概念前提
有越来越多关于白人身份的议题研究。例如,亚伯达大学的研究学者 Beverly Lemire 探讨了「白人身份是如何在英国殖民扩张时期中被创造和形塑」。她提出这如何反映在服装、新古典艺术和装饰品中。
同时,多伦多大学教授 Ian Williams 在他的2021年著作《迷失的方向:在现代世界中身为黑人(Disorientation: Being Black in the Modern World)》中提出了一项发人省思,关于当代白人身份的研究分析。其中一篇文章《关于白人的十个要点 (Ten Bullets on Whiteness) 》认为,白人身份的存在被作为一项制度。 Williams 指出:「人们几乎很少意识到这项制度为了维持权力而采取的各种不同手段。」
Williams 在文章中写道:「披露白人身份的存在非常的重要,因为看不见它反而会使它看似无辜」。 他继续写道:「白人身份的存在对于黑人和白人都是非常显著的,但黑人每天都会意识到这样的存在,而白人只有偶尔才需要这么做—这样的状态对白人有利,对黑人却有害。」
在文章中,他继续争论,白人身份以自我为中心;白人身份重视自己;白人身份保护自己;白人身份适应自己;白人身份自相矛盾;白人身份强大;白人身份压迫;白人身份易怒;白人身份执迷于黑人身份。他在每个「要点」后都有所解释。
在上面的影片中, Hampton 表示,《白之观念》展览「透过不同的历史作品考察了白人身份的基础和起源」。此外,该展览还透过了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种族化行为如何表现出白人至上主义、罪恶感和仁慈行为」。
此外, Hampton 指出,这种对白人身份的探讨「牢固地处于白色立方体的背景之中,这是当代美术馆所熟知的现象」。

Ken Gonzales-Day 的作品《惊奇凝视 (The Wonder Gaze)(1935年,加州圣詹姆斯公园)》,2006-2022年,乙烯基墙面设备。由艺术家本人和 Luis de Jesus Los Angele 美术馆惠借展出
Gonzales-Day 披露出的私刑文化遗产
根据 O’Brien-Davis 的说法,纽约艺术家 Fred Wilson 透过将不同的物体放置在彼此附近来挑战主流叙事。然后,再透过非裔美国人的视角重新配置它们。
此外,《白之观念》展览还包含了洛杉矶艺术家 Ken Gonzales-Day 的摄影作品。他的《惊奇凝视 (Wonder Gaze)》展览备受争议,其突显出加州一项不为人知的私刑文化遗产,其中许多受害者是拉丁美裔人。
O’Brien-Davis 在影片中说, Gonzales-Day 将这些私刑明信片翻拍下来,并以计算机修图的方式除去了受害者的面容。在20世纪初,人们将这些私刑明信片当作「流行纪念品」保存了下来。
Gonzales-Day 的书《西部的私刑 (Lynching in the West):1850-1935年》记录了加州超过350起的种族攻击事件。其中一些是在大规模群众前所发生。
O’Brien-Davis 说:「观众群里的人们可能没有帮忙系上吊刑绳套,但他们仍然是参与者。他们的亲临现场和无所作为创造了一种氛围,使得这样的暴行变得合理化,使之得以持续进行与不断发生。」
阅读原文 >> 点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