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單蔚的領導下,上海等數個中國城市成功舉行迷笛音樂節(上圖)。
在1980年代的中國,沒有太多人可以想像到單蔚所做的工作:舉辦吸引數以萬計樂迷的戶外搖滾演唱會。
身為北京迷笛演出有限公司執行長的單蔚,是被譽為「中國胡士托」的迷笛音樂節籌劃人。這個大型音樂節最初於2000年由迷笛音樂學校舉辦,地點是北京一棟只有500個座位的禮堂。
時至今日,這為期數天的音樂節已改為於五一勞動節長周末期間舉行,作為活動場地的公園都會被樂迷擠得水泄不通。這個音樂節最初舉行時是免費進場的。
單蔚透過Zoom視訊會議在北京向Pancouver說:「當時的確有種烏托邦的感覺,因為所有東西都是免費的。任何人都可以參與,所以吸引了來自不同城市和國家的樂迷。」
自2004年起,樂迷需要購票才能進場,但單蔚指出票價一直維持在大家負擔得起的水平。
迷笛演出公司也曾於鎮江、成都、德州、蘇州(單蔚的家鄉)舉辦音樂節。
單蔚表示,中國的搖滾樂團多不勝數。
這些活動給予音樂人一個為他們樂迷現場演出的平台,這令他感到自豪。演出的樂團風格非常多元化,從重金屬、另類音樂,到雷鬼都有。
作為首屆Jade Music Festival其中一員,單蔚將於12月1日透過影片形式出席於溫哥華 Annex 舉行的研討會。討論將於早上10時15分開始,其他參與者包括來自印度、印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音樂節籌劃人和廠牌主理人,以及日本音樂產業文化振興財團(Japan Music Culture Export)的業務規劃副董事。
Jade Music Festival 由道明加拿大信託呈現,目的是讓溫哥華成為華語音樂的產業中心。

音樂學校孕育地下樂團
迷笛音樂學校成立於1993年,向學生教授音樂製作、唱歌、吉他、打鼓、電子琴和其他樂器。單蔚認為這造就了地下樂團的誕生。
「這些樂團由年輕音樂人組成,既沒有表演的舞台,也沒有機會提升知名度和進行現場演出。」
第一屆迷笛音樂節舉行的時候,年輕的單蔚在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擔任音樂記者。活動取得空前成功,群眾甚至一連兩天聚集於場地外聆聽音樂,迫使單蔚搭了三個小時公車到當地採訪。
其中一個表演樂團叫作痛仰,主唱兼作曲高虎和貝斯手張靜正是在迷笛音樂學校讀書時認識的。
高虎在2020年接受中國日報訪問時說:「很多樂團在校內組成,但20年前我們沒有太多機會上台表演,情況令人沮喪,學校給了我們實現夢想的機會。」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之後還採訪了多位音樂人,成功提高他們的知名度。
單蔚還記得當初曾在電台推廣迷笛音樂節。
迷笛音樂節的成功啟發了單蔚和他的朋友舉辦自己的音樂節,2005-2007年,他們辦了北京流行音樂節。這位人民大學的畢業生最後於2009年加入了迷笛音樂節。
音樂產業在中國發展蓬勃
單蔚說:「我們都熱愛音樂,2005年後,在中國舉行的音樂節越來越多,也有更多另類樂團組成。
全國各地的城市不論大小都開始舉辦音樂節,讓搖滾樂團有機會在中國巡迴演出。
除了痛仰之外,現在中國流行的樂團還有新褲子、二手玫瑰、逃跑計劃、木馬和沒有中文名稱的Joyside。
此外,不少國際巨星都曾在中國演出,例如是碧昂絲、小甜甜布蘭妮、艾爾頓·強和鮑勃·迪倫。
單蔚補充道,不少海外樂團因為北京奧運的緣故,也在2008年到中國演出。
迷笛音樂學校已在北京東南方1,500公里外的成都建立分校,並於其他城市建立規模較小的教育中心。
不少音樂人都以普通語演唱來吸引全國聽眾,但也有一些人以廣東話或上海話等地方方言演唱。
迷笛音樂節原定計劃於山東、福建、四川、廣東和河北省舉行活動慶祝20周年,但不幸因疫情而被迫全盤取消。
單蔚坦言整個行業都面臨困局,並希望明年音樂市場可以重啟,重新對國際樂團開放。
他接著表示:「其實在新冠疫情前,中國的音樂產業處於不俗的位置,每年幾乎舉辦200場音樂節,而且通常都在大城市舉行。即使在小城市,也會有展演空間舉辦演出。」
北京迷笛演出有限公司執行長單蔚將於12月1日早上10時30分以影片形式出席於溫哥華 Annex 舉行的 Jade Music Festival研討會。有關Jade Music Festival活動詳情,請瀏覽網站。
閱讀原文 >> 點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