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couver-Logo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音乐制作人暨贝斯手何兆基促进温哥华华语音乐产业发展

Siu Ki Chris Ho Facebook
Producer and musician Siu Ki Chris Ho enjoys a relaxing moment in Steveston. Facebook photo.

制作人暨音乐家何兆基在史蒂夫斯顿享受放松的时光。
Facebook图片。

生于香港的音乐家兼制作人何兆基(Chris)现在所做的事情,在几年前可能是天方夜谭。

现居于列治文的他正尝试将温哥华塑造为华语流行音乐的制作中心。

他努力发展音乐事业,创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3721 Productions」,不但制作和发行华语音乐,更同时管理许多艺人并安排他们演出。

Chris透过Zoom视频会议告诉Pancouver,这种商业模式可以让他赚取利润。

另外,他也是乐团「野佬 (Yellow!)」的贝斯手,并于去年7月在列治文举办临时市集,以推广其他来自香港但现今居于大温地区,而且多才多艺的音乐家。

何兆基的创业能量正好代表着他在2020年之前所居住的城市。虽然他偶尔会返回香港从事制作人及音乐家的工作,但这名道格拉斯学院毕业生已在卑诗省落地生根。

何兆基透露,现时已有一群居于温哥华的专业音乐家,经常会来回亚洲进行表演。

他们称自己为「加港专业音乐人」,而何兆基和其他音乐家亦另有组成「大温粤语流行乐联合会(Vantopop Collective)」。顾名思义,「Vantopop」是将温哥华(Vancouver)和粤语流行乐(Cantopop)结合而成的词语。

两名联合会成员刘祖德(Duck)黄敏晴(Athena)将于今年的Jade Music Festival演出。为期六天的活动由「我们也是加国人协会(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SWACT)」举办,并将于11月28日揭幕,目的是让卑诗省成为华语音乐制作的枢纽。

SilianWong
Bilingual singer Silian Wong will be among the performers at the Jade Music Festival in Vancouver.

居于多伦多的双语歌手王靖乔是音乐节的演出嘉宾之一。

Jade Music Fest为亚洲及北美洲歌手而设

我们也是加国人协会执行长吴权益表示,何兆基离开了香港到温哥华发展,但亦有一些音乐人必须离开加拿大,到亚洲寻梦。

与何兆基在做的事情一样,Jade Music Festival希望拓展温哥华华语音乐市场的可能性。

吴权益说:「即使在加拿大有许多华语在主流社会中常被使用,但本地一直没有市场让加籍华语歌手发挥。我们认为温哥华有机会开创先河,在北美创建华语音乐制作的桥头堡。」

居于多伦多的加籍唱作歌手王靖乔(Silian)也将于Jade Music Festival演出。她在亚洲经营歌唱事业十年,约六年前开始创作音乐并推出迷你专辑《失眠 (Insomnia)》,并于2020年疫情期间返回加拿大。

王靖乔表示自己作品的风格与日本民谣创作歌手青叶市子非常相似。「我们的音乐表现往往非常温柔、情感密切,且富有表现力」。

道明加拿大信托是Jade Music Festival的赞助商,届时将会举行工作坊、商务交流活动、演唱会和艺术展览。从道明加拿大信托过去一直倾力支持全国性音乐活动,例如温哥华国际爵士音乐节(TD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Jazz Festival)等轨迹来看,支持Jade Music Festival显得非常合理。

太平洋地区社区参与经理Christina Sunwoo表示:「道明加拿大信托相信音乐能把人们连系起来,并藉此产生许多美好的事情。能够支持Jade Music Festival,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不同背景的艺术家及音乐人提供发声渠道,这也使我们感到自豪。举办音乐节不但能够触动不同听众,更可以透过音乐这种普世语言,将社区链接并凝聚起来。」

于国际TikTok具有火热人气的音乐人叶铭恒(Tyler Shaw),今年也将于Jade Music Festival分享作为混血儿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如何接纳自己的华裔身份。

此外,曾与席琳·迪翁、贺比·汉考克、凯蒂·佩芮、蒂娜‧透娜、辛蒂·罗波等巨星合作的葛莱美得奖音乐家 Jeff Bova,将会讨论他的意大利和华裔背景如何影响他的音乐事业。

Prem Gill
Creative BC president and CEO Prem Gill says Amplify BC is stimulating the music sector.

Creative BC 主席暨执行长 Prem Gill 指出,Amplify BC计画正带动音乐产业的发展。

Amplify BC计画支持音乐节

本次音乐节的交流会议单元获得Creative BC支持。该会的主席暨执行长Prem Gill说明,相关资助来自Amplify BC计划。

卑诗省政府在2021年宣布,未来三年将为 Amplify BC 计划编列投入加币2,250万元。

Prem Gill 透过电话向Pancouver表示,作为机构,能够通过各种赞助管道支持计划实在是难能可贵。

除了为Jade Music Festival等促进音乐产业发展的活动提供赞助支持外,Amplify BC亦会资助事业刚起步或已走上轨道的音乐人。

Gill 透露,这将有助于他们支付录音制作、音乐影片拍摄和市场推广的费用。

Amplify BC计划其中一部份,是为大型现场演出音乐活动提供资助。第四种赞助渠道则用做提升卑诗省音乐公司的实力。

Gill 强调,这并非运营资助,而是让他们可专注于尝试新发展或其他需求项目的资金。

支持卑诗省创意产业的发展并提升其多元性,是Amplify BC的目标之一,与Jade Music Festival的举辧宗旨不谋而合。

年轻的Chris对合成器着迷

何兆基的音乐旅程从小时候开始。他的父亲热爱在家中的音响组合播放黑胶唱片,尤其是粤语流行乐、德国-加勒比海乐团波尼M合唱团 (Boney M.) 的1970年代舞曲,和其他歌手的作品。

不久后他开始上钢琴课,但由于觉得太过沉闷,所以没有继续学习。

直至有一天,他看到一支有合成器演奏片段的音乐影片,觉得非常的酷,燃起了他对这种乐器的兴趣。

他决定更深入地了解合成器,于是便走进一家乐器行,问了店员一大堆问题。不久,他对这款乐器彻底地着迷。

他拥有有别于其他人的独特音乐品味,在青少年时期喜欢听金属制品乐团(Metallica)等摇滚乐,以及他钟爱的舞曲。当他17岁的时候,有朋友邀请他一起组乐团。

何兆基笑称,当时自己对音乐一无所知。

他最终成为了乐团的键盘手,并随着时间累积知识。

当乐团的贝斯手突然退团,他尝试以合成器的音效模仿贝斯的声音,但朋友告诉他效果太奇怪了。于是他开始学习贝斯。

何兆基认为,由于温哥华来自香港、中国和台湾的居民数目与日俱增,因此有潜力成为华语音乐制作的枢纽。

「既有的华语音乐听众一定存在。但我们的目标不单是为了吸引使用华语的听众,而是透过我们的(音乐)语言让主流听众明白我们。」何兆基说。

如欲进一步了解Jade Music Festival,请到访网站

阅读原文 >> 点此链接

立即行动

Pancouver 激发创造力并促进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请支持我们关注多元的艺术家!来自加拿大境内的捐款可获得税务收据。

Share this article

Subscribe

Tags

精选华文翻译文章

Lihsin Angel Liu, Hedy Fry, Kenneth Yuen

自由党国会议员费凯迪藉着兔年祝愿乌克兰和台湾和平

为庆祝在1月22日来临的兔年而在固兰湖岛举行的2023 温哥华新年艺术节开幕礼上,温哥华中选区国会议员费凯迪医生(Dr. Hedy Fry)发表了振奋人心的讲话。这名资深国会议员指出,兔「本应是传统女性美德的象征」,这些特质包括同情心、善良和创建和谐社区。

Read More »
Until Branches Bend

《Until Branches Bend》制作者在有关入侵物种的电影中加入原住民观点

从表面来看,温哥华编剧兼导演 Sophie Jarvis的作品《Until Branches Bend》并不关乎原住民议题。对一般观众而言,电影的主题是由Grace Glowicki饰演的怀孕白人女子在罐头厂上班之余,还需要照顾妹妹。在电影初段,Robin在一颗蜜桃内发现看似是入侵物种的生物,在未具名的水果种植地区引起争议。故事中的小镇名为蒙太古(Montague),而果园更是其经济命脉。

Read More »
Support us

Pancouver aims to build a more equal and empathetic society by advancing appreciation of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and cultural communities—through education. Our goal is to elevate awareness about underrepresented artists and their organizations.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Indian Band), Skwxwú7mesh (Squamish Nation),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

Support us

Pancouver strives to build a more equal and empathetic society by advancing appreciation of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and cultural communities—through education. Our goal is to elevate awareness about underrepresented artists and the organizations that support them.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 2023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Privacy Policy | Terms and Condition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Skwxwú7mesh (Squamish),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s.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