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couver-Logo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加拿大排行榜冠军歌手叶铭恒欣然接受自己双重族裔身份

Tyler Shaw
A trip to Hong Kong with his dad transformed Tyler Shaw's view of himself and the world.

与父亲去了香港一趟后,叶铭恒对自己及世界彻底改观。

歌手、作曲家兼演员叶铭恒(Tyler Shaw)看起来并不是容易感到尴尬的人。

毕竟,这名在高贵林长大,现年29岁的表演者从十多岁起就已成为大众焦点,更于2012年在音乐多多可口可乐翻唱大赛(MuchMusic Coca-Cola Covers Contest)夺得冠军。

其后,他推出了极受欢迎的单曲作品晚安吻(Kiss Goodnight),并录制了三张专辑和数首名列排行榜前十的歌曲。他曾经与赛琳娜·戈麦斯、尚恩·曼德斯和阿莱西亚·卡拉巡回演出,亦参与演戏和模特儿工作。

但其实叶铭恒小时候曾经为自己的混血儿身份感到羞愧。他的母亲是波兰及乌克兰裔,父亲则来自香港。

叶铭恒在电话中向 Pancouver 表示:「当时我就读于瑞佛塞中学(Riverside Secondary)。我所有的朋友都是白人…而我又很在乎我的身份,并因为我的华裔背景而感到羞愧。」

由于父母离异,他年轻时与父亲共度的时间并不多,也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华裔文化。

但正当他要入读大学之际,他与父亲重新创建起联系,这让他对自己及世界的看法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他与父亲去了一趟香港,期间父亲向他介绍自己成长的地方,成为了个中的转捩点。叶铭恒形容那是「最美好的时光」。

「我看到了很多事物,让我意识到自己一直忽略了身份的一部份。我很高兴能够在那趟旅程找到自己的身份。」

Tyler Shaw 3
Tyler Shaw proudly emblazons his name on Chinese on album cover images on his website.

叶铭恒自豪地在唱片封面及个人网站展示自己的中文名字。

在专辑上加上中文名字

叶铭恒在出发前往香港之前就已完成首张专辑《昨日(Yesterday)》。回到加拿大后,他感觉到对自己个人及歌手的身份有更深入的瞭解。

他决定拥抱这过往一直让他感到羞愧的身份,并会为自己的根、自己是谁、未来的模样及自己所属于的文化感到骄傲。

这促使他在后来推出的专辑封面(包括同名专辑《泰勒.肖 Tyler Shaw》及《直觉 Intuition》)、单曲、社群媒体账号,以及他的个人网站都加上自己的繁体中文名字。

他解释道:「我决定宣扬自己的华裔背景,包括我与生俱来的中文名。这名字不是我去过香港后才改的。」

作为 Jade Music Festival Centre Stage: On the Rise 活动的一部份,叶铭恒将于星期四(12月1日)上午9时在温哥华小剧场就如何学懂欣赏自己的华裔加拿大人背景发表谈话。

此外,叶铭恒将于星期五(12月2日)晚上7时30分在女王剧院(Queen Elizabeth Theatre)举行的JMF演唱会献唱,门票在此链接贩售。我们都是加拿大人协会(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举办 Jade Music Festival 的目的,是为了让温哥华逐步成为华语音乐的制造中心。

叶铭恒表示,他参与音乐节的理由是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

「我认为有些人仍然不理解亚洲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更遑论音乐。能够参与其中将会是非常特别的体验。」

个人身份提升艺术修养

叶铭恒现在对世界的意识和存在感均有所提升,改善了他的作曲和创作能力。

他更加清楚自己希望就哪些议题发声或献唱。

他承认过往比较在意别人的看法,而现在却专注于做好自己的本份。

「身份认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你不瞭解自己,你就会迷失自我。」

自从叶铭恒拥抱自己双重族裔的背景,不少双族裔的家长及小孩纷纷告诉他,他们都以叶铭恒为榜样,因为他同样有一半亚洲血统,并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听到他们这样说,并知道他们存在,对我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在我成长时并没有拥有一个一半亚洲血统的榜样。」

他在2020年与菲菲·道布森联手,举办新冠肺炎筹款活动。另外,作为 ArtistsCAN 的成员之一,他们更与贾斯汀·比伯、麦可·布雷和艾薇儿·拉维尼等加拿大巨星翻唱比尔·威瑟斯的经典作品〈倚靠我(Lean on Me)〉。

联手带领ArtistsCan

赛琳娜·戈麦斯在近期推出的纪录片《赛琳娜·戈麦斯: 我心与我 (Selena Gomez: My Mind & Me)》中唱出叶铭恒的歌曲晚安吻(Kiss Goodnight)亦令他非常感动。他形容与她巡回演唱是毕生难忘的经验。

「她本人跟我想像中没有分别,就是一个非常踏实和谦虚的人,时刻绽放着光芒。」

他亦意识到自从与赛琳娜·戈麦斯巡回演出以来,他的音乐造诣已大为进步。当他创作第一张专辑《昨日(Yesterday)》的时候,他指出自己不过是将不同类别的音乐凑成一张专辑。

他感激这张专辑为他的事业所带来的帮助,亦对于自己在当时所展现音乐实力感到满意。然而,叶铭恒认为从香港回来后,无论在《直觉(Intuition)》及最近推出的同名专辑,自己的音乐风格已出现改变。

「你可以听得出歌词和曲调均更为成熟,而且歌曲的主题更为明确。」

他表示,女儿的诞生改变了一切,令他无时无刻呈现自己最佳的一面。

最后,他强调自己将不断学习,绝不会固步自封,因为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总有办法提升自我,而他的女儿更是成为他更上一层楼的动力。

阅读原文 >> 点此链接

立即行动

Pancouver 激发创造力并促进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请支持我们关注多元的艺术家!来自加拿大境内的捐款可获得税务收据。

Share this article

Subscribe

Tags

精选华文翻译文章

Aysanabee by Jen Squires

原住民Aysanabee以大热专辑Watin获朱诺奖提名

来自Oji-Cree族的唱片歌手Aysanabee现在正处于事业的高峰。他在2月15日和3月2日分别在加拿大两个最大的英语城市,温哥华的Fox Cabaret和多伦多巡回演出。他也是3月11日CBC直播朱诺奖时的表演者之一。

Read More »
photo by Kal Visuals

卑诗演员工会/加拿大影院、电视及电台艺术工作者联盟:种族、年龄、残疾、性取向和性别不公待遇的普遍性令人关注

一个卑诗省大型表演者工会的普查发现,大约三分一的黑人、非洲和东亚受访者去年曾经历「种族不公待遇」。卑诗演员工会/加拿大影院、电视及电台艺术工作者联盟(UBCP/ACTRA)代表超过7,800名卑诗省演员,当中38%完成了上述问卷调查。约四分三成员自我识别为白人或欧洲人,又或者可冒充成白人以获得更多任务作机会。

Read More »
Support us

Pancouver aims to build a more equal and empathetic society by advancing appreciation of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and cultural communities—through education. Our goal is to elevate awareness about underrepresented artists and their organizations.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Indian Band), Skwxwú7mesh (Squamish Nation),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

Support us

Pancouver strives to build a more equal and empathetic society by advancing appreciation of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and cultural communities—through education. Our goal is to elevate awareness about underrepresented artists and the organizations that support them.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 2023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Privacy Policy | Terms and Condition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Skwxwú7mesh (Squamish),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s.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