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couver-Logo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台灣代表堅稱中國被獨裁政權拖累,而自由則為台灣帶來繁榮安定

Harry Ho-jen Tseng by Charlie Smith
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in Canada Representative Harry Ho-jen Tseng says that Communist rulers in China will lose power long before they can crush Taiwan's democracy.

在世界眼中,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其台灣海峽對岸的主要競爭對手比較起來,尤如一個巨人。

畢竟,中國在2021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了17萬億美元,而台灣卻只有6.88億美元。

再者,中國的14億人口較台灣這個獨立島國多出60倍。與此同時,中國一直聲稱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份。

縱使兩國看來天差地別,但台灣在加拿大的最高級別大使堅稱,中國而非台灣才是前景岌岌可危的國家。

曾厚仁在溫哥華的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會議室向Pancouver表示,中國陷入了困局。

「中國現正大禍臨頭,而且前景滿佈陰霾。我並不看好中國共產黨(中共)政權。」

曾任外交部政務次長的曾厚仁指出,中國朝令夕改的防疫政策只是其中一個例子。他稱,在習近平領導下,中國共產黨的防疫方針出現了180度逆轉,由追求清零到容許病毒蔓延。

「這令到感染病例激增,連北京也沒有足夠的醫護人員照顧病人。那可是全國首都,但面對疫情爆發仍束手無策。」

他再以台灣在2020年至2021年期間連續253天沒有本土傳染個案的出色防疫紀錄作比較,更揚言這是不可能被打破的紀錄。

Nimitz with Independence
U.S. naval power still reigns supreme in East Asia. Photo by Chris Ware/U.S. Navy.

中國懼怕美國軍事力量

另一方面,中共表示將於2049年之前攻佔台灣,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那一年將會是毛澤東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的100周年。

儘管如此,曾厚仁認為這沒有機會發生。無論中共發表甚麼言論,台灣也不會順從其意願。

他說台灣會繼續朝著繁盛富裕的方向發展。

他認為中國清楚知道入侵台灣會將美國捲入戰爭,也不願意為攻佔台灣而付出沉重代價,因為這根本不符合成本效益。

台灣現時也沒有坐以待斃,一直在國防方面投放大量資源。

曾厚仁表示,台灣是所謂的「自願聯盟」成員國。

聯盟由擁抱自由與民主,和尊重人權及法治的國家組成。

他覺得這是加拿大與台灣之間最重要的共通點。

為了證明台灣狀況大好,他引述了Atlantic Council每隔十年發表的中國前景報告。他指出,當美國政府在1979年不再承認台灣為獨立主權國家,該智庫在1980年預測台灣氣數已盡。

但當他們在1990年發表另一份白皮書,卻意外地發現台灣的經濟仍不斷擴張。

在報告發表的時候,中共剛於一年前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鎮壓民主示威,而時任台灣總統李登輝則在當地推行戒嚴令近四十年後引入憲政民主制度。

Lee and Tsai
President Tsai Ing-wen (right) paid tribute to one of her predecessors, Lee Teng-hui, a.k.a. Mr. Democracy, upon his death in 2020. Photo by Tsai Ing-wen

民主讓台灣民安物阜

曾厚仁指出,Atlantic Council在2000年發表的報告結果時,台灣經歷了史上第一次和平政權轉移。

該名大使說:「20多年後的今天,相信全世界已開始意識到台灣可以為國際社會帶來價值。」

他鼓勵加拿大人多點關注台灣,但不用出於同情才這樣做。

「我們並非在乞討,因為我們相信自己的實力。」

曾厚仁稱,他反而同情生活於獨裁政權下的中國人民。

他認為中國人富有創意,並舉出阿里巴巴和京東這些電子商貿公司作為例子。他預料在中共倒台後,這些成功例子將會更為常見,更可能在他有生之年發生。

他表示:「中國人是聰慧的民族,而且創意層出不窮。但中國共產黨只想控制一切,對中國人民百害而無一利。」

在2020年,即疫情爆發的第一年,台灣和越南兩個國家的抗疫成績顯著優於國際社會。兩國與新冠病毒最初的爆發點 — 中國武漢 — 近在咫尺。 

有預測指越南和台灣在2020年將受到重創,但這到頭來並沒有發生,因為兩國均不信任中共。

台灣因而採取極端措施以控制病毒蔓延。

舉例而言,台灣的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早於2019年12月底致函世界衛生組織,要求就武漢的「非典型肺炎病例」取得更多資訊。

然而,世界衛生組織未有作出回應。

世衛因為不願得罪中國,所以拒絕給予台灣與其他國家相同的待遇。

Photo by Li Lin
When Taiwanese officials visited Wuhan in January of 2020, they were alarmed by what they saw. Photo by Li Lin/Unsplash.

中國訪問之行是抗疫成功的關鍵

但台灣並沒有就此罷休。2020年1月13日,即總統蔡英文以壓倒性票數連任的兩天後,台灣派出一隊研究小隊到武漢了解情況。

曾厚仁說,團隊回來後得出的結論是情況並不樂觀。

因此,台灣政府開始對曾到過武漢的旅客進行隔離和檢測。

中國直至2020年1月23日才宣佈武漢封城。其後,美國情報機關因為沒有就病毒對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向政府發出警告而受到批評。

對於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花了兩年時間調查事件,曾厚仁表示滿意。委員會在12月15日發表報告,嚴厲譴責情報機關「沒有能力或足夠準備,就疫情提前發出警告或提供獨特見解。」

Jolin Tsai from Facebook
Taiwanese musical superstar Jolin Tsai has won lucrative endorsement deals. Photo by Facebook.

自由刺激台灣藝術蓬勃發展

台灣的經濟成就受到傳媒廣泛報道,尤其是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因為它是全球半導體產業中最有價值的公司。

然而,西方媒體經常忽略了台灣興旺的藝術和文化產業。台灣的電影、視覺藝術、時裝或者表演藝術在亞洲都是赫赫有名的。

曾厚仁認為這是台灣的政治環境所造成。

「藝術家必須在自由的環境下才能夠發揮想像力。這是產生創意的先決條件。」

自由的氛圍也為台灣的原住民社區帶來改善。

他回想起自己還在外交部當初級官員時只有九個註冊部落。時至今日,這個數目已增加至16個。

「如果政府推行的政策沒有尊重原住民,就不會有新的部落註冊,這是肯定的。因此,如果台灣的原住民感到安全和受到尊重,即是代表政策的方向是對的。」

此外,立法會也為原住民代表預留席次。政府也會為就讀專科以上學校的原住民學生提供補助。

Taiwan Digital Diplomacy Association
The Taiwan Digital Diplomacy Association tweeted this illustration of the growing “Milk-Tea alliance” between President Tsai Ing-wen and President Narendra Modi.

印度與台灣建立友誼

加拿大最近公布的印太戰略讓曾厚仁感到特別高興,因為這有助改善加拿大、台灣、澳洲和新西蘭原住民的經濟條件。

該文件指加拿大與台灣的原住民已建立聯繫。

他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因為這一點明確寫在印太戰略當中。

踏入訪問尾聲,Pancouver向曾厚仁詢問台灣與印度的關係。

他介紹了蔡英文總統標誌性的新南向政策。這項由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負責的倡議,旨在提升台灣與18個國家的關係。

在過去兩至三年,鄧振中曾帶領數個代表團到訪越南、印尼和馬來西亞。

曾厚仁把印度形容為新南向政策中最重要的國家,並透露台灣公司世界先進正在當地興建半導體工廠。

他稱:「假如你到位於新竹的國立清華大學參觀,你或許會感到意外。由於它毗鄰當地的科學園區,因此清華的印度留學生數目超過一千人。我們有推行政策邀請他們到這裡就讀。」

最新情況

一如曾厚仁所料,紐約時報在聖誕節過後數天報道中國的新冠感染個案飆升。

記者German Lopez在12月28日的寫道:「現時地方政府每日呈報數以百計的感染個案從泰晤士報取得的影片可以看到,病人擠在醫院走廊裡。在美聯社上載的影片中,一名在涿州(北京附近城市)一家醫院工作的醫護人員要求將病人帶到別處,因為該醫院的氧氣供應已經耗盡。」

閱讀原文 >> 點此連結

立即行動

Pancouver 激發創造力並促進一個更具包容性的社會。請支持我們關注多元的藝術家!來自加拿大境內的捐款可獲得稅務收據。

Share this article

Subscribe

Tags

精選華文翻譯文章

Tom Su violin

小提琴家Tom Su藉他的音樂,傳播快樂和建立同理心給人們

2023年1 月 22 日在溫哥華Orpheum 舉行的農曆新年音樂會,由指揮Nicholas Urquhart帶領下演出相當精彩。但是觀眾可能沒注意到一位多才多藝小提琴家,20年前從台灣移民來的Tom Su 蘇恩聖,現在他是 Harmonia樂團眾多穿著優雅成員之一,儘管他在溫哥華最大音樂廳舞台表現出色,但他承認以前在大批觀眾前會緊張甚至影響他拉奏的手。

Read More »
Support us

Pancouver aims to build a more equal and empathetic society by advancing appreciation of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and cultural communities—through education. Our goal is to elevate awareness about underrepresented artists and their organizations.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Indian Band), Skwxwú7mesh (Squamish Nation),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

Support us

Pancouver strives to build a more equal and empathetic society by advancing appreciation of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and cultural communities—through education. Our goal is to elevate awareness about underrepresented artists and the organizations that support them.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 2023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Privacy Policy | Terms and Condition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Skwxwú7mesh (Squamish),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s.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