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 中译
2023年1 月 22 日在温哥华Orpheum 举行的农历新年音乐会,由指挥Nicholas Urquhart带领下演出相当精彩。但是观众可能没注意到一位多才多艺小提琴家,20年前从台湾移民来的Tom Su 苏恩圣,现在他是 Harmonia乐团众多穿着优雅成员之一,尽管他在温哥华最大音乐厅舞台表现出色,但他承认以前在大批观众前会紧张甚至影响他拉奏的手。
「但那不会阻止我,我一直想应该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他在 Fraserhood 咖啡店告诉Pancouver记者。「实际上许多音乐家都会怯场,甚至导致很多人停止演出, 这是多么可惜。」
后来他藉着在医院病房和老人院来转换追求他音乐的热情,并且在全职担任电讯公司Telus经理同时完成了这项工作。
如果在失智中心轻症患者神智较清晰,他就询问他们最喜欢的歌曲,并根据自己的专业制作音乐播放清单。他真的为当地失智症患者带来阳光,也协助医生实验了解病患大脑中发生之事,医生进而可为病人开音乐处方。
「我就是处方。」Tom打趣的笑了笑,接着坚定的说:「音乐确实可以刺激人的大脑。」

Tom 说: 音乐应无处不在
Tom分享他的故事,希望能激励其他音乐家进入志工行列。对他来说,音乐不该只在音乐会舞台表演,需要人们去音乐厅欣赏。他更想让音乐朋友知道,音乐应该无处不在。
心善的父亲患癌后,Tom才第一次接触到病人。在父亲去世之前,2016 年起他和父亲在本拿比医院度过很长一段时间。那些日子,他注意到不会说英语的病人无法与医生和护士沟通的无助。
作为会说普通话和台湾话的他,觉得自己可以提供一些免费翻译帮忙。但义工经理注意到他喜欢和人聊天,所以没有让他做翻译,而是让他与没有朋友家人拜访的病人们交谈。
「他们非常孤独,所以我的工作实际上是与患者及家人交谈并鼓励他们。」他回忆道。
在三小时值班中,他可与10 到15个人交谈。估计这些年来已与 1000 名以上患者及家属交谈过。和95% 的人说英语,和5% 的人说普通话。他明白有些人喜欢听他拉琴,因为他们去不了音乐厅。后来医院同意这想法,2019年请他去失智以及临终病房演出。

患者的非凡反应
在每次表演,他会建大约15首歌曲的曲目,其中包括50年代60年代老歌。
有一次在音乐分享中,发生令人惊奇的事。一位80多岁老妇人,自始至终都蜷蹲在角落,他发现没有人真正关注她。
但当Tom开始拉奏《多美好的世界What a Wonderful World》,他惊讶这位太太突然站起来。护士和医生也急忙问:「这位女士怎么了?」接着她走到正在看报纸的老先生身边,握住他的手开始跳舞。
那位先生感恩的对Tom说 :「她是我的妻子,你拉的那首曲是我们60年前婚礼的歌曲。」
他还有其他暖心故事要讲,例如在 North Burnaby 的 Fellburn 护理中心,他喜欢播放电影中的音乐并同时出现在显示屏。比如他表演“Moon River”就会配合《蒂凡尼早餐》中奥黛丽赫本演唱的电影片段,由他在一旁用小提琴伴奏现场表演。
慷慨的精神
有一次Tom在本拿比医院与一位抑郁老妇人交谈,他想知道她喜欢什么音乐。「她开始跟我说德语歌名, 我听不懂。」Tom回忆道,然后她说德国的儿童音乐很快乐,让她想起童年。于是Tom开始查找40-50年代德国儿童音乐并集成到播放清单,就这样将旋律通过耳机发送到这位患者耳朵,她非常高兴开始唱歌了。
「真的可以通过音乐刺激大脑,减缓失智症的发展。」他兴奋的说。

应对疫情
2020年宣布Covid疫情大流行时,Tom不得不停止为老年人现场表演。他改为在 YouTube 录制歌曲。圣诞节时并电邮发到加拿大约65家护理机构,以便在显示屏上播放。他感同身受透过旋律来抚慰比他更不幸的人。疫情严厉时,他都会为那里的人录制音乐。
「我的第一个国家是法国,我录制人人皆知的音乐,比如《玫瑰人生 La Vie en Rose》等等。」
接着继续为意大利、西班牙、 美国和英国录制歌曲。当2022年乌克兰爆发战争,他又录制特别的音乐信息: 他想向那些正受难的人民传递正能量。2021年夏天解禁,可恢复为养老院进行户外活动,年底他就回到病房,包括圣诞节为病患送上节日音乐。
2022年回台湾随母亲归乡到澎湖,除配合活动外,他在300 年历史的天后宫拉琴带欢乐给乡亲,也在澎湖小学表演迪士尼电影《冰雪奇缘》(Frozen) 的“Let It Go” 受到热烈交互。此外,经常在蒙特娄 Le Phare 儿童临终病房以及 S.U.C.C.E.S.S.、Mosaic 和卑诗省移民服务协会演出。
父母的基因塑造了Tom
Tom今年53岁,他开玩笑说他学音乐54年了,因为他在妈妈肚子里就接触音乐教育,也就说妈妈怀他时是最疯钢琴的时段。接着他不到五岁就开始学习小提琴,姐姐则是弹钢琴和大提琴。实际上,他小时候没有接触过很多流行音乐,而是受古典音乐的训练,所以和贝多芬、莫札特甚至德佛札克一起长大的。
他的母亲李秀 (Louise Lee-Hsiu)著有18本书,包括一部见证历史的台湾小说,叙述澎湖两大家族兴衰纠葛的《井月澎湖》; 而他父亲则是一名土木工程师,父亲经常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重要的是用心去爱人。他结合了母亲的艺术基因和父亲的慈爱精神,是一个理性和感性完美的结合。
获得音乐学士学位后,在瑞士学习饭店管理。但移民加拿大后,虽然拥有多重学位,但在这个领域找到工作却遇到了很大困难。于是他去维多利亚大学,并于 2005 年获得MBA硕士学位。在投出大约50份履历后,终于在惠斯勒一家五星级饭店找到销售经理职位。他说他必须经过七次面试,几个月后,主管对他带有些许口音的英语无法代表他们五星级饭店的形象,最终他决定离开那家饭店。
与新移民交朋友
他搬回温哥华并在Telus找到工作,那次饭店的经历,使他对其他移民产生极大同理心。
「作为新移民,在西方生活并不容易。」他说。
约六年前,Tom在Vancouver Sun(温哥华太阳报)读到一篇关于居住在Metrotown的叙利亚难民家庭文章。那是在他家附近,他写信给记者,于是结识叙利亚这家人,两家成为好朋友。
作为一名移民,他知道可以终生抱怨歧视,但他采取行动改善社会疏离感。在他看来,加拿大是文化马赛克,不像美国是大熔炉。他认为加国可以把多元文化拼凑成一件美丽艺术品,但遗憾的是,不同文化并不相互交流,他希望能改善这一个缺点。
2022 年温哥华 TAIWANfest,主办人Charlie Wu问他是否愿意上台独奏。Tom回答,他更喜欢在台下走动进入人群表演。作家母亲帮他想出一个标题《走动的旋律Walking Melodies》,于是他在温哥华市中心最热闹的Granville街演奏四场。对他来说,这一切都是把音乐带到人群拉近距离。
他笑着说:「音乐没有口音!」
阅读原文 >> 点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