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是讓公眾認識歷史的地方,但紀錄片《Unarchived》揭示了當歷史完全由官方撰寫,就有可能被扭曲。]
歷史除了由勝利者書寫之外,更收錄在政府檔案庫之中。然而,北卑詩大學第一民族研究教授Daniel Sims卻不太認同此陳腔濫調的說法。
去年,Daniel曾在《喬治王子市公民報》撰文,表示只有裝聰明的人才會這樣說,因為他認為歷史不過是由願意花時間的人編寫,僅此而已。接下來,就是要確保別人閱讀你所寫的內容。
Hayley Gray 和 Elad Tzadok就是兩位願意付出時間和心力的電影製作人。他們走進卑詩省內受盡歧視的社區,紀錄當中的歷史檔案員如何記下他們的歷史。這些社區成員顯然不是加國史上的勝利者。
由國家電影局製作的《Unarchived》把他們的故事和影像呈現於銀幕之上。數位見解精闢的講者將會剖析為何這段歷史沒有收錄在政府的歷史檔案中。

卑詩大學歷史學家Henry Yu在片中表示,「歷史檔案的建立受到嚴密監控」,以及「噤聲的過程會造成很大迴響」。此外,政府官員亦有實行一些檔案記錄措施和舉措,以防止白人至上主義的受害者全面融入社區。
有關紀錄讓Henry和其他歷史學家有機會敘述這些被排擠和邊緣化人士的故事。
呈現柏迪的歷史
此外,菲莎谷大學南亞研究學院總監Satwinder Kaur Bains亦詳盡講述了溫哥華島上柏迪鎮(Paldi)的歷史。這個於1916年創位的小鎮曾經是鄧肯(Duncan)附近的一個繁華森林社區,其歷史由Joan Mayo記載,而鎮上的伐木場更是由她丈夫的南亞家族所創立。
再者,她所收藏的大量相片,證明柏迪是一個多元社區,居民來自印度、中國、歐洲和日本,而且能夠和諧共處和一起上學。Satwinder指出,這些簡單的日常故事未有記錄於官方史書或歷史展覽當中。除了少量南亞人在伐木業工作的照片外,政府基本上把他們從歷史移除,儘管他們曾為省份的發展作出貢獻。

[Ron Dutton很久以前就下定決心,要成為溫哥華LGBTQ+社區的非官方歷史檔案員。]
《Unarchived》的另一焦點是溫哥華居民Ron Dutton。他以收集一切相關事物為策略,記錄了溫哥華LGBTQ+社區的歷史。
正因為他的努力,我們現在就知道在1970年的時候,本地的LGBTQ+酒吧產業非常蓬勃,另外亦產生過各式各樣的政治運動。
Ron指出,他和其他志同道合者緊密合作以改善社區,而這些事跡亦記錄於LGBTQ+報章雜誌當中。他在2017年將他龐大的收藏轉贈予溫哥華檔案庫後,很多紀錄都被數碼化,讓社會各界可以在網上查閱。

[Sandra Marion有份建立詳盡的塔爾坦族歷史檔案庫。]
民族植物學提供歷史線索
對卑詩省邊緣化社區深感興趣的觀眾來說,《Unarchived》還有其他精彩內容。維多利亞大學跨性別檔案庫創辦人Aaron Drever,將於片中向跨性別媒體圖書管理員Magnus Berg介紹跨性別人士的歷史。

另外,溫哥華島大學教授Imogene Lim將會示範如何依靠民族植物學(ethnobotany),從現存的植物去尋找被遺忘社區的線索。舉例而言,來自中國的定居者通常會種植竹子或西洋菜,而我們就可以憑著它們目前生長的位置,來推斷定居者當時居住的地方。

片中亦有令人傷感的片段,講述塔爾坦族(Tahltan)中央政府如何嘗試保存他們的歷史。
事實上,本省份的所在地,是從原住民手上盜取的。這段歷史不但沒有傳授予歷代卑詩省學童,更與政府和支持它們的媒體意圖脗合:征服白人以外種族和非異性戀人士。
在鍥而不捨但不受重視的社區歷史檔案員協助下,相關事跡終於能夠曝光。《Unarchived》就是要平反這種不公義的歷史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