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e & beans theatre共同创办人陈嘉昊创作《马照跑‧舞照跳》,旨在让大众关注香港近期被打压前欣欣向荣的局面。图片来源:Pedro Augusto Meza。]
很多温哥华居民并不知道某些邻居正努力尝试保留富有想像力的香港文化。这个曾经自由的港口城市孕育出以粤语为基础的当代媒体、艺术和娱乐产业。
然而,自从香港在1997年回归中国以来,便一直经历普通话殖民化,近年的打压更日益严重,迫使数以百万计的民众上街抗议。这导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2020年通过严苛的《香港国安法》,结束了承诺维持至2047年的高度自治。
这令到香港人心灰意冷,更激怒了加拿大举国上下的香港侨民。
尽管如此,我们仍可在大温哥华地区找到昔日香港的痕迹,例如是5月7日(星期日)在Anvil Centre免费入场的香港人市集。
与此同时,来自香港的音乐人创立了Vantopop Collective,为粤语流行曲注入活力。另外,卑诗大学亚洲研究助理教授Helena Wu不遗余力,让更多温哥华人认识到香港文学、电影和文化。
在香港出生,并且是rice & beans theatre共同创办人的陈嘉昊(Derek Chan)是比较敢言的声音。他即将上演的独角戏名为《马照跑‧舞照跳》(Happy Valley),当中将以文本、歌曲、多媒体和音乐呈现他对香港的回忆。这作品将于5月25日至6月4日在Firehall Arts Centre上演,并且是他2021年作品《yellow objects》的延伸。

[图片来源:Pedro Augusto Meza。]
代表香港的回忆
对于任何密切留意香港近代史的人来说,两部作品的名称都会产生共呜。
举例而言,一名警司将一位被警员残酷对待的示威者冷漠地形容为yellow object,是该部作品的名称由来。至于Happy Valley则是香港著名的赛马场,曾在1989年举行大型音乐会,以声援当时在天安门广场的学生。《马照跑‧舞照跳》的尾场刚好是中国政府当年血腥清场的34周年。
陈嘉昊接受Pancouver电话访问时,将《马照跑‧舞照跳》形容为个人的反思。
「这部作品依然是关于香港,即是我和香港的关系,特别是在我自己和很多人脑海中的香港,但这不是目前的香港。」
在现今的香港,律师李柱铭、民运人士黄之锋、加籍歌手何韵诗、报纸出版商黎智英,以及90岁的罗马天主教枢机陈日君等社区领袖,都因为表达个人意见而入狱。在陈嘉昊成长的时候,这种事情在香港可谓天方夜谭。
他于2005年移居至加拿大并就读于西门菲莎大学,但仍然保留着家乡的美好回忆。
他表示香港人喜欢拿自己和当权者开玩笑,同时对自己的抗逆力感到自豪。
他承认香港居民经历过很多重大事件,例如是超过100年的英国殖民统治,现在却被中国政府「再殖民化」。
他称,香港人依然懂得苦中作乐,亦好像人行道裂缝中不断长出来的杂草般具有韧性。

[图片来源:Pedro Augusto Meza。]
粤语是香港身份的内核
然而,以粤语为母语的他对这种语言的前景感到非常忧虑。他指出,中国的各种方言正在消失。 讽刺的是,香港居民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被迫使用普通话,情况就好像操粤语的移民后代来到加拿大后普遍只会说英语。
陈嘉昊说,粤语是香港身份的内核,包括一些地道歇后语、不断演变的俚语,甚至是脏话。
他特别关注香港政府支持学校增加以普通话授教的课程,因为这是压迫者的所为。他们会夺去人们的语言和文化。
当Rumble Theatre大约一年半前委托他创作短篇作品时,他脑海中只有上述的事情,而《马照跑‧舞照跳》亦应运而生。他从音乐会、朗读表演和诗歌朗诵取得灵感,并将这些元素加入自己的表演。
他补充,当观众进入剧院时,所看到的空间或好像长时间被说书人或艺术家占用。台上的物件包括麦克风、乐器、剧本录音、曲目、剩下来的咖啡杯,甚至可以运作的微波炉。
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在物质层面重现昔日的香港,但却可以捕捉它的神髓。
陈嘉昊表示,自己的艺术作用域主要是写作、创作和执导。如要进行表演,亦对于何处、何时及如何表演非常执着。

[图片来源:Pedro Augusto Meza。]
承传故事
他仍记得香港即将于1997年回归中国时的感觉。他本以为情况会一夜间改变,但后来情况却好像不是太差。有时候,他的同学会移民到其他国家,但他的生活没有太大变化。
在他青少年的时候,他注意到更突如其来的改变,到了2014年更发生了由学生主导的雨伞革命。
其后的局势更为戏剧化,最终演变成2019年和2020年的大规模示威。
与朋友、导师和其他艺术家讨论过后,他认为有需要承传香港故事,决不能让它凋零。
「香港人所挂念和喜爱的香港不在于物质层面,反而是透过故事呈现出来。我们可聚在一起,然后告诉其他人,香港过往也有着自己的问题,但不是这种根本性的改变。」
阅读原文 >> 点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