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couver-Logo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黑人与乡村」说书人Shayna Jones分享非裔加人的乡郊回忆

Shayna Jones by Louis Bockner
Black B.C. storyteller Shayna Jones finds joy and healing in living close to nature. Photo by Louis Bockner.

[生活于大自然为卑诗省黑人说书人Shayna Jones带来欢乐和治愈。图片来源:Louis Bockner。]

当Pancouver向Shayna Jones提问,为何会想到向居住于乡郊地区的黑人致敬,这名曾经获奖的卑诗省民俗学者(folklorist)给了一个简单的回覆。

那时候身处温哥华一家咖啡厅的她透过电话说:「我就是这个群体中的其中一人。」

这名作者、歌手和演员现居住于库特尼湖(Kootenay Lake)西岸的山区。在温哥华长大的她,差不多十年前迁居到这个以白人为主的地区,亦曾于卡斯洛(Kaslo)居住过一阵子。

她打趣地说,卡斯洛这个拥有800名居民的城镇对她来说太繁嚣了,于是她搬到了城镇以北的山区。

即使她以轻松的语调来分享这个故事,但她的黑人与乡村计划(Black and Rural project)其实是想带出更严肃的讯息。她在个人网页上称,这个获得国家资助的计划,旨在了解居住于乡郊的黑人有何想法和感受。

Shayna透过计划来诉说不同的故事。此外,她亦尝试推翻加拿大黑人只住在市区的假设。

「我希望宣扬这条不为人知且未获关注的道路,从而让大众知道黑人并不局限于在城市居住。」

3月3日,Shanya在Biltmore Hotel举行,并由Pi Theatre呈现的《Black Space Jam》中表演。3月31日至4月15日期间,她将为Pi Theatre客串制作的Black & Rural于Pacific Theatre登台。历时一个小时的演出,将以她曾经访问过的加拿大乡郊黑人为题材。

不单如此,她亦曾经与历史和博物馆机构合作举办展览,并推出过名为Black & Rural Saskatchewan的影片和书籍。

Shayna Jones
In the Kootenays, Shayna Jones experiences greater and more frequent snowfalls than when she lived in Vancouver. Photo by Louis Bockner.

[Shayna在库特尼经历比温哥华更大量和频繁的降雪。图片来源:Louis Bockner。]

黑人历史突显与土地的关系

当被问到为何比较喜欢乡郊生活,Shayna马上回答是因为山脉、树木和土地的吸引力。

她比较向往这种生活,多于以白人为主的小社区有好有坏的体验。

她称,最能燃起她激情的事物,是以自己一身黝黑的肤色和发色,来诉说关于退隐到大自然寻求健康和疗愈的故事。

接着她反问:试问有多少人看过一个满头发绺的黑人女子说出这样的故事?

再者,这引伸出另一个重要问题:既然居住在西非的黑人一直与土地有着深厚的连系,为何这种事情如此匪夷所思?

Shayna尝试从哲学角度来解释这个现象,并表示黑人与大自然隔绝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

事实上,黑人在加拿大郊区生活并非新鲜事,例如是卑诗省的盐泉岛(Salt Spring Island),而其他省份亦有类似情况。

尽管如此,对于包括她在内的黑人来说,移居到城市是进步的象征。他们原先是佃户,即在美国深南部(Deep South)当佃农的奴隶后代,以收成付作租金后往往面对沉重的债务。

这在1910年至1970期间触发了非裔美国人大迁徙(Great Migration)。数以百万计的黑人从实行吉姆·克劳法的南部州份(Jim Crow South)移居至北部和西部城市,以远离暴力对待和提升他们的经济前景。

Shayna认为,对黑人来说,在城市居住就是他们摆脱种植园生活的最好凭证。

可见而被无视的群体

Shanya指出,自己因为奴隶贸易而出生在世界这一方,这亦成为了她家族史的一部份。当时西非的人们被当成货物运往大西洋对岸,而她的祖先就是在美国深南部成为奴隶。

她透露,她的曾祖母是奴隶的后代,更加是一名草药医生(root doctor),即透过天然疗法行医的无牌医生,世代以来在美国南部黑人社区很常见。

学者约翰·J·贝克(John J. Beck)表示,草药医生及他们所用到草药源自西非民间信仰,亦再次印证了这族群与土地的联系。

「然而,今天的主流说法否定了这段历史,除非我们认清真相,并承认我们也应在这土地上占一席位。既然我们已迁移到这片土地,就让我们好好认识它,并从中获得治愈。」

Shanya在她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加拿大郊区黑人的共同主题:他们多数是「可见而被无视的群体」,即是他们在社区中非常突出,但又很容易被忽略。

一名居住于郊区的黑人对于在森林发生的事情或不为人知表示忧虑。

在小镇面对压力

在分享上述观点后,Shanya提到以前在美国深南部经常会发现黑人尸体悬挂在树上。

这令到黑人对森林产生恐惧感。

BlackandRural.com载录了其他乡郊黑人语录,例如是:「你永远不能够与白人混熟,尝试亦只会徒劳无功,并令人心痛。」

另一句语录是:「我离开城镇、离开城市的原因是希望不被警察骚扰。」

Shanya亦有在小城镇经常被提醒自己的种族的经历。她记得在萨斯喀彻温省郊区的时候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压力,因为她实在是太过突出,而当地亦没有人认识她。

她亦思考过如果一名黑人男子到小镇进行同样的研究会有甚么下场。她怀疑他会面对更大危险,因为他不能跟自己一样,以灿烂的笑容化解对方的戒心。

她承认,尽管这些都是她幻想出来的情节,但她有这样的构想,就足以证明社会存在一些令人焦虑的元素。

阅读原文 >> 点此链接

立即行动

Pancouver 激发创造力并促进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请支持我们关注多元的艺术家!来自加拿大境内的捐款可获得税务收据。

Share this article

Subscribe

Tags

精选华文翻译文章

Phantom Eye by Steven Beckly

李康然(Steven Beckly)的Capture Photography Festival参展作品《Phantom Eye》高挂在布勒街之上

2021年7月2日清晨,墨西哥湾上演了一幕奇境:由水底管道泄漏出来的燃气着火,造成海面在燃烧的景象。数小时后,这个位于尤卡坦半岛以西的「火眼」终于被扑灭,而这不寻常事件的画面亦已经在社群媒体上疯传开去。Capture Photography Festival执行长Emmy Lee Wall表示,人类直觉上会相信照片代表着真相,但上述事件并非如此,因为根据物理定律,水并不能燃烧起来。

Read More »
Support us

Pancouver aims to build a more equal and empathetic society by advancing appreciation of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and cultural communities—through education. Our goal is to elevate awareness about underrepresented artists and their organizations.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Indian Band), Skwxwú7mesh (Squamish Nation),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

Support us

Pancouver strives to build a more equal and empathetic society by advancing appreciation of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and cultural communities—through education. Our goal is to elevate awareness about underrepresented artists and the organizations that support them.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 2023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Privacy Policy | Terms and Condition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Skwxwú7mesh (Squamish),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s.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