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couver-Logo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卑詩大學學生反思加拿大研究觀點以建立認知失衡

Photo by Guillaume Jaillet.
Photo by Guillaume Jaillet.

20世紀心理學家尚·皮亞傑(Jean Piaget)以「認知失衡」(cognitive disequilibrium)一詞來解釋孩子邏輯及推理的發展。當他們未能憑著現有知識去理解眼前的新處境或任務,就會產生失衡。

然而,皮亞傑表示可以透過突破來重建平衡。當孩子將新資訊消化或據此作出調整,便會經歷突破,重新掌握之前的平衡感。

同樣,卑詩大學高級課程加拿大研究450(Canadian Studies 450)的學生正嘗試顛覆這領域的研究,以形成失衡感。

加拿大研究的課程一直涵蓋跨學科的課題,包括歷史、文學、地理、政府、政治、語言,以及其他沒有反殖民主義元素的議題。

在教授蜜妮兒·瑪塔妮(Prof. Minelle Mahtani)的教導下,這個卑詩大學課程的學生嘗試反思此領域的標準看法。他們希望融合和配合一直被加拿大研究忽視或邊緣化的群體觀點。

他們認為這有助提升加拿大作為定居者殖民國家(settler-colonial state)的認知,實現另一種知識突破。

學生阿比蓋爾·諾曼德(Abigaelle Normand)透過Zoom視訊會議向Pancouver說,課程的學生正在探索令人不自在的領域。

在滿地可長大的她以歸還土地運動(landback movement),與日常課堂中經常聽到承認土地是屬於原住民的表面說法作出比較。

她說:「我們需要對改變作出更積極和徹底的承諾,並堅持討論加拿大是如何立國,以及透過哪些途徑累積如此龐大財富等讓人尷尬的議題。」

The first cohort of Canadian Studies 450 students spoke at Green College Coach House on March 7.

[首批加拿大研究450的學生於3月7日在卑詩大學的Green College Coach House發言。]

埋沒歷史真相形成失衡

諾曼德的主修課目為性別、種族和社會公義學。另一名同樣修讀加拿大研究450,但主修社會學的學生露露·賈瑪(Lulu Jama)亦同時接受了訪問。兩人還是一年生的時候,在瑪塔妮教授的另一個課堂上結識對方。

賈瑪在漢密爾頓出生,並擁有索馬里蘭背景,但於沙特阿拉伯長大。她的黑人、回教徒及移民後裔身份並沒有反映於加拿大研究的傳統範疇內,形成了另一種失衡。

賈瑪認為加拿大研究是虛構的,因為它是建基於不實的歷史和觀點。

諾曼德一樣,賈瑪認為加拿大研究必須正視令人難堪的歷史真相。對她來說,這與歐洲定居者掠奪原住民土地和鎮壓歐洲以外人種息息相關。另外,這個定居殖民國家的外交政策亦同出一徹。

賈瑪補充,她希望加拿大研究能注入更多不同種族元素,以真實地呈現加拿大的人口,並反映組成加拿大的不同文化。

瑪塔妮在3月7日於卑詩大學的Green College Coach House舉辦對話會,由諾曼德、賈瑪和另外七名加拿大研究450的學生分享對課程,以及這領域未來發展方向的看法。這是布倫達與大衛麥克萊恩講座(Brenda and David McLean Lectures)下「另一個加拿大」系列(Another Canada series)的首個講座。加拿大研究的研究員和學生均有出席是次活動,令到觀眾的年齡層和觀點更多元化。

Minelle Mahtani by UBC
Prof. Minelle Mahtani is a former president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anadian Studies. Photo by UBC.

[瑪塔妮教授是加拿大研究協會的前主席。圖片來源:卑詩大學。]

中心化權力維持一貫說法

諾曼德認為,一系列關於加拿大的錯誤觀念必須被打破,才能夠認清這個國家的根源,例如是加拿大具有多元文化、加拿大是綠色國家,以及加拿大是美國的襯托品等。

她稱,最後的不實說法,令人忽略了美國以北發生的暴力事件有多嚴重。

賈瑪表示,經修訂的加拿大研究課程必須以原住民知識及去殖民主義思維為核心,並需要準確地呈現歷史真相。

賈瑪承認英語是一種殖民語言,因此認為大專院校應致力提供由原住民學者任教的原住民語言課程。

Pancouver問到,為何這些意念還未滲入國民的意識當中。賈瑪的答覆是,主流媒體和當權者都由某個群體掌控,而他們都認同及順從持續從原住民竊取土地的做法,並且是令到定居者殖民主義更根深蒂固的同謀者。

因此,她認為全國輿論未有改變屬意料之內,並且相當合理,因為國家的權力架構拒絕承認事實的真相,就是不為人知的暴力事件仍然存在至今。

她指出,大型機構仍然由白人至上主義及與定居者殖民主義近似的勢力操控著。

「只要權力仍掌握於他們手中,輿論將維持不變。」

(Credit: Kent Monkman/ Collection of the Denver Art Museum)
The Scream tells a part of Canadian history that was suppressed through much of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Credit: Kent Monkman/ Collection of the Denver Art Museum)

[The Scream》呈現了在19世紀及20世紀大部份時間被埋沒的加拿大歷史。(來源:Kent Monkman/ Collection of the Denver Art Museum)]

釐清根源和枝節

諾曼德和賈瑪均讚揚瑪塔妮教授的課程推動了「互惠知識」(reciprocal knowledge)的傳授,打破了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傳統模式,鼓勵學生分享他們自己的寶貴知識。

然而,這課程並不容易。瑪塔妮是加拿大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Canadian Studies)的前主席。學生必須每週閱讀一本書,再與不同嘉賓進行對話。

與課程第一批學生對話的嘉賓包括作家勞倫斯·希爾(Lawrence Hill)、去殖民學者及寫實作家朱麗葉塔·辛格(Julietta Singh),以及加拿大研究學者兼作家Amy Fung。

另外,詩人馬杜爾·阿南德(Madhur Anand)、吉勒獎提名作家大衛·麥克法蘭(David Macfarlane)、第一民族及原住民研究教授兼作家丹尼爾·希斯·賈斯德斯(Daniel Heath Justice)和其他前衛思想家亦有進行交流。(披露:在撰寫本文前,我曾在加拿大研究450另一節課堂上發言)。

臨近訪問尾聲,諾曼德引述了賈斯德斯說過,並讓她印象深刻的一段話:

「原住民文學被錯誤地視為是加拿大文學的分支」。諾曼德認為這個概念,以及加拿大研究應如何改變,就是這個課程的重點。

諾曼德稱,這種根源和枝節的關係亦可套用於語言上。學生或可藉此概念,在這學術領域上形成失衡。

她認為,英語該被視為樹幹上的一個枝節 — 用來探索加拿大及加拿大研究,以及其影響和歷史的濾鏡 — 而不是將它假定為樹幹。

閱讀原文 >> 點此連結

Share this article

Subscribe

Tags

精選華文翻譯文章

Support us

Pancouver aims to build a more equal and empathetic society by advancing appreciation of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and cultural communities—through education. Our goal is to elevate awareness about underrepresented artists and their organizations.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Indian Band), Skwxwú7mesh (Squamish Nation),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

Support us

Pancouver strives to build a more equal and empathetic society by advancing appreciation of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and cultural communities—through education. Our goal is to elevate awareness about underrepresented artists and the organizations that support them.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 2023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Privacy Policy | Terms and Condition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Skwxwú7mesh (Squamish),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s.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