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couver-Logo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卑诗演员工会/加拿大影院、电视及电台艺术工作者联盟:种族、年龄、残疾、性取向和性别不公待遇的普遍性令人关注

photo by Kal Visuals
Film and TV producers will need to do more to create a climate of inclusion on-set, according to a new UBCP/ACTRA survey of its members. Photo by Kal Visuals.

[卑诗演UBCP/ACTRA最新的成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电影和电视制作者需要更努力营造共融拍摄环境。图片来源:Kal Visuals。]

一个卑诗省大型表演者工会的普查发现,大约三分一的黑人、非洲和东亚受访者去年曾经历「种族不公待遇」。卑诗演员工会/加拿大影院、电视及电台艺术工作者联盟(UBCP/ACTRA)代表超过7,800名卑诗省演员,当中38%完成了上述问卷调查。

约四分三成员自我识别为白人或欧洲人,又或者可冒充成白人以获得更多任务作机会。

该份UBCP/ACTRA报告指出,尽管黑人或非洲表演者仅占工会人数8%,但当中3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面对种族不公待遇。

从报告中的图表可见,受访者当中有9%拥有东亚背景、自我识别为拉丁美洲、原住民或东南亚裔的有4%、南亚裔则有3%。

该报告称,31%的东亚裔受访者在去年遭受种族不公待遇,另外约有16%表示曾观察到种族不公待遇。

UBCP/ACTRA在报告中表示,「任何种族表演者的试镜机会都增加了」。此外,黑人、原住民及有色人种表演者「有更多机会扮演角色,以反映他们的文化和社区」。

然而,UBCP/ACTRA的部份黑人、原住民和有色人种成员认为,制作人需要真诚地与他们交互,才可以避免流于表面和标签化的情况发生。

报告指出,虽然情况有所改善,但黑人、原住民和有色人种成员仍继续扮演「遭受压迫的中东女性」和「呆子气的亚洲人」等单调角色。这种挥之不去的情况加深了有害的刻板印象。

成员在发型/化妆方面遇到问题

此外,自我识别为黑人、原住民和有色人种的成员在发型/化妆方面「遇上重大问题」。部份成员表示,他们工作时需自行准备发型和化妆用品,因为现场的化妆师「缺乏工具处理黝黑的肤色和不同的发质」。

举例而言,一名31岁的中东裔女性成员透露,化妆师经常把她的肤色化得比原来黝黑,以符合中东人的刻板印象。

她表示这令她感到不自在,并认为情况已经够糟糕,但据她所听闻,黑人演员的经历可以「灾难性」来形容。

工会的普查亦包含了LGBTQIA2+、年龄、残疾包容和性别平等的部份。

在受访的UBCP/ACTRA成员中,五分之四表示自己为异性恋,至于表示自己属于其他性取向类别的受访者不足4%。在自我识别为LGBTQIA2+的成员中,40%表示在片场表露自己的性别认同会让他们感到不安。

这些受访者亦认为「真正的LGBTQIA2+角色并不足够」,并指出有关角色通常由异性恋表演者扮演。

报告提到,虽然只有1%成员自我识别为「非二元性别」(non-binary),但却占了性别不公待遇的10%。

至于性别平等方面,12%的成员称他们观察或听闻过不公待遇。女性亦表示她们难以觅得托儿服务,迫使她们放弃试镜和演出机会。

报告指出,试镜或片场的性别歧视时有发生,而地位差不多的男女演员薪酬也出现差异。

年龄及体格歧视仍然存在

50岁以上的表演者表示他们的演出机会较少,因为为那个年龄层设置的剧本数目不多。45岁以上的表演者称他们面对最多的年龄歧视。

部份成员表示他们处于「进退两难」的局面,一方面因年纪太大而不适合扮演年轻角色,但又不够年长饰演祖父母之类的角色,工作机会因而减少。

另外,20%的受访者表示患有精神或身体残障,其中3%表示他们行动或身体面对障碍。超过五分之一称他们经历过残疾不公待遇。

报告透露,患有可见或不可见残障的成员通常不会公开他们患有的残障,以避免遭到标签,以及被视为需要额外照顾或者难以应付。

未来数月,工会将与Geena Davis研究所合作,深入研究寻求平等的群体在影视行业的代表性。

该项研究将会分析逾400小时的电影和电视制作,量度不同性别、种族、族裔、年龄、酷儿身份、残疾、角色身形的登场时间和对白比例。预料研究结果将与成员普查互相补足。

工会称,普查结果显示大部份成员在职业生涯中曾陷入财政困境,迫使他们从事另一份工作以维持生计。

UBCP/ACTRA在报告中指出,它们的目标是改变现状,而为了达成目标,它们希望了解成员在业界以外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他们是否属于其他工会,以及其他职业与表演者的薪金比较。

阅读原文 >> 点此链接

Share this article

Subscribe

Tags

精选华文翻译文章

Racquel Rowe

艺术家Racquel Rowe受黑色大西洋知识之旅启发而创作《Saltwater Cures All》展览

视觉艺术家Racquel Rowe对大海有深厚的感情实在不足为奇。现年26岁并居住于安大略省滑铁卢的她在小岛国巴巴多斯长大。时至今日,她的祖父每天仍在当地出海畅泳。Racquel透过Zoom视频会议告诉Pancouver:「我知道自己一直希望以水为作品题材,同时我亦被海洋深深的吸引着。」

Read More »
Support us

Pancouver aims to build a more equal and empathetic society by advancing appreciation of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and cultural communities—through education. Our goal is to elevate awareness about underrepresented artists and their organizations.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Indian Band), Skwxwú7mesh (Squamish Nation),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

Support us

Pancouver strives to build a more equal and empathetic society by advancing appreciation of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and cultural communities—through education. Our goal is to elevate awareness about underrepresented artists and the organizations that support them.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 2023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Privacy Policy | Terms and Condition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Skwxwú7mesh (Squamish),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s.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