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couver-Logo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沉重的歌声,不变的血统 — 对身份的反思

Two Taiwanese Indigenous artists, Anchi Lin [Ciwas Tahos] and Vava Isingkaunan, stand on a spiral staircase looking to the bottom left of the frame.
Anchi Lin [Ciwas Tahos] and Vava Isingkaunan performed at the Vancouver Art Gallery as part of the event In-Dialogue: Balancing Between Indigeneity and Modernity. Photo by Yan-Xiang Lin.

[Ciwas Tahos(林安琪)与Vava Isingkaunan(简志霖)在温哥华美术馆的演出,是《与展览对话:找寻原民性和当代性之间的平衡》活动的其中一环。图片来源:Yan-Xiang Lin。]

家族背景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深?到底身份是你的包袱,抑或支撑着你的基础?

4月2日,两名台湾原住民艺术家进行了意味深长而庄严的演出,以回应温哥华美术馆名为Guud san glans Robert Davidson: A Line That Bends But Does Not Break的展览。林安琪(Ciwas Tahos)是泰雅族的艺术家,而简志霖(Vava Isingkaunan)则是布农族的表演者。两人透过歌声、传统乐器和语言上演了一场土地确认(land acknowledgement),表达他们获邀到此的荣幸,以及在这段期间多加学习的意愿。

演出开始时,两人站在表演厅的对角。他们道出了原居地至到脚下的海岸萨利希土地的名称,并以母语将名称重覆一次。在读出名字之际,他们开始走近对方,直至在房中央相遇,再交换了石头和其他天然素材。林安琪在演出后的艺术家讲座透露,所有素材都是来自他们提到的土地。

她称,在泰雅族文化中,当人们或社群之间发生冲突,就会从各自的社区取出一块石头并互相交换,从而调解和平息纷争。

当俩人交换完素材后,林安琪以自制的陶笛模仿海洋和风声,简志霖把石头放在肩膀上并开始步行。他带着急喘的呼吸和沉重的步伐,唱出了。

我们重新认识自身家族背景之旅也就此展开。

VAG-robertdavidson
Guud san glans Robert Davidson: A Line That Bends But Does Not Break will be at the Vancouver Art Gallery until April 16.

[Guud san glans Robert Davidson: A Line That Bends But Does Not Break将于温哥华美术馆展出至4月16日。图片来源:becky tu。]

「重返的行为」

Guud san glans Robert Davidson是加拿大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拥有海达(Haida)和特林吉特(Tlingit)血统的他,自196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复兴西北海岸的传统艺术。他的艺术揉合了海达文化的传统线条和对称图案,也大胆地注入了新颜色和形状。

在展览的其中一段影片中,他提到传统的线条衍生出两个共存的平衡空间。至于林安琪与简志霖的演出,也清晰地带出分享空间和互相尊重的主题。

林安琪与简志霖都在城市长大和居住。

林安琪在16岁的时候到访过加拿大后,才开始思考自己的原住民身份。她也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住进第一民族的寄宿家庭。

在他们的房子里,她看到很多传统雕像,令她反思作为原住民的意义。她也觉得,如果告诉其他人自己来自泰雅族,但却不理解泰雅族的精神,好像有点不妥。身份不单是一种自我标签,更会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被演绎出来。

对简志霖来说,文化是迅速流失,因此需要积极保存的事物。他在表演期间吹奏了布农族传统乐器口簧琴。其后他向观众分享,在他的部落中只有五名长老会演奏这种乐器,而其中一人(即他的导师)更在一个月前离世。在这几位长老之间,只有一人懂得口簧琴的制作技巧。

当口簧琴成为了实质文化的一部份,就不再单纯是口簧琴。

但如果化身成非物质文化又如何?

林安琪与简志霖谈到「重返的行为」,而他们的艺术和作品,正是关于重返他们的家族背景,追忆自己的族群,以及从中学习和重新学习。俩人经历了近似但不尽相同的重返过程,因为他们所属的部落、语言、专业作用域和观点也有出入。

然而,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这是沉重的负担。

Diving Killer Whale, 2019, by Guud san glans Robert Davidson.

[《Diving Killer Whale》,2019年,由Guud san glans Robert Davidson绘画。图片来源:becky tu。]

殖民主义对家族树的影响

一个人该如何认识自己的家族背景?是透过家庭还是血统?

在北美洲,我们可能依赖基因测试。但台湾的原住民传统上并非靠血缘来定义他们的社区。

简志霖说:「如果你跟我们住在一起,过着同样的生活,对社区作出贡献,并得到长老的认可,那麽你就是布农族的成员。」

由此可见,归属感不是与生俱来的感觉,而是透过行为而产生的。

但我们该如何追踪自己的身份?我们的祖先是谁,我们的后代又是甚么人?

殖民主义至今仍对原住民产生影响。在加拿大,我们还在了解印第安寄宿学校制度的真相。强制同化不单夺去了原住民的语言和传统知识,更消灭了一整代儿童。Guud san glans Robert Davidson开始创作的时候,很多他需要用到的素材和纪录都被殖民机构禁止查阅。

在台湾,原住民亦遭到同样的暴力对待。于日治时期,政府推行集团移往政策,原住民被迫迁离他们祖先的居住地,形成多个失散家庭。他们不单失去了原来的生活模式,连他们的名字也被迫改变。

泰雅族mluhuw的古调,在每个家族里传唱该家族的祖先的名字和祖先走过以及迁移的地方,它除了是祖谱之外也是对余没有文本的我们的口述历史。也就是说每个家族的都是一样的古调,但曲的内容会因为该家族的历史独特性而有变化。因此没有特定的母系或是父系的亲属传唱。而在布农族文化中,名字是由家族姓氏和最接近家的自然环境所组成。因此,你可以从一个人的名字得知他们的身份和居住地!

然而,在日本殖民政府及其后的国民党影响下,很多原住民都取了与传统族谱无关的汉语名称,令他们更难找出远亲。

林安琪认为这很讽刺,因为他们必须依赖殖民政府的文档,才能够追溯自己的根源。

VAG-robertdavidson-process
A look into the process of Guud san glans Robert Davidson’s artwork.

[Guud san glans Robert Davidson艺术品的创作过程。]

「身份」是甚么?

时至今日,我们以「原住民」一词来形容首批住在土地上的人,当中也承认了我们所居住、工作和创作的土地,是从他们手上掠夺的。此外,透过确认他们的主权和尊重他们诉说自己历史和故事的能力,「原住民」这词语亦与「重返的行为」息息相关。

在艺术家讲座期间,史密斯 — 加里斯洛斯基加拿大艺术高级策展员(the Smith Jarislowsky Senior Curator of Canadian Art)Richard Hill表示,这词汇加深了他对世界、历史和人们的认知。然而,此词亦非常含糊,也忽略了不同族群之间的差别。

作为非原住民,此词让我认清世界各地原住民共同面对的殖民主义暴力,以及他们为了重拾自己文化而发起的运动。但原住民这身份背后又有何意义?台湾及加拿大原住民经历过类似但终究不同的创伤。每个部落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名称,对自己的伤痛和抗逆力有各自的称呼。到底我们该如何开始理解原住民背后的意义?

下次当我们结识新朋友,不妨反思介绍自己身份的字眼。当我们说自己是加拿大人,这代表着甚么?它是否包含了所有加拿大人的原居地,抑或是一个较简单的方法,来解释我们复杂的身份?

请大家挺起胸膛,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家族背景。

阅读原文 >> 点此链接

立即行动

Pancouver 激发创造力并促进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请支持我们关注多元的艺术家!来自加拿大境内的捐款可获得税务收据。

Share this article

Subscribe

Tags

精选华文翻译文章

North Vancouver singer-songwriter Duck Lau

北温音乐家刘祖德从小培养作曲才华

当Pancouver透过Zoom视频会议连系上刘祖德(Duck Lau)时,他正处于漆黑的环境中。那是因为他的北温住家正好停电,让这名香港出生的创作歌手的地下室录音室黑暗到伸手不见五指。

Read More »
Jody Wilson-Raybould

原住民作家兼前政治家王州迪呼吁「中间者」打破社会隔膜

前联邦内阁部长王州迪(Jody Wilson-Raybould)希望领袖可成为「中间者」(in-betweeners)。同样为畅销作家的她在3月31日于卑诗妇女健康基金会光明午宴(B.C. Women’s Health Foundation’s Illuminations luncheon)发表主题演讲,详细解释了这个概念。王州迪在Parq Vancouver的舞厅说:「殖民主义其中一个后遗症,是在原住民与非原住民之间,以及官方与第一民族之间构成有形及无形的隔膜和孤立感。我们关于对方,以及他们说话方式和世界观的了解程度并不足够,甚至比我们想像中低。」

Read More »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Indian Band), Skwxwú7mesh (Squamish Nation),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 2023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Privacy Policy | Terms and Condition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Skwxwú7mesh (Squamish),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s.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