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荣于1988年从上海移民到温哥华后,一直从事音乐事业。]
超过一个世纪以来,中西方音乐在温哥华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现在终于在音乐专辑上共冶一炉。要实现这个里程碑,在1989年成立温哥华中华乐团的黄继荣实在是功不可没。
乐团于2月26日(星期日)在中山公园举行音乐会的前夕,这名和蔼可亲的二胡手兼作曲家透过Zoom视频会议接受了Pancouver访问。
黄继荣、唢呐手吴忠喜、古筝手谭宇莎、键盘手黄思佳及打击乐手布鲁斯·汉素(Bruce Henczel),将会联同温哥华家庭民谣歌手Ginalina一同演出,以宣传她的新专辑《Going Back》。
黄继荣表示,在与Ginalina录制《Going Back》之前就已经听过专辑上的亚洲民谣。当时他还是一个居住于上海的孩子。
他觉得专辑上所有歌曲和即兴演奏都非常悦耳,更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解释,热情洋溢的最终曲《恭喜》是广为人知的中文歌,经常会在农历新年庆祝活动上演奏。他更注意到,连加拿大的小孩都被这首歌的旋律和激昂的节拍感染到。
「这首歌的对象不单是小孩,而是所有年龄的朋友。」
Ginalina在《Going Back》将西岸民谣元素和英语歌词注入亚洲歌曲。与此同时,三度获得朱诺奖(Juno)题名的她透过古筝和二胡等中式乐器,保留了歌曲的传统感觉。

[黄继荣、Ginalina和谭宇莎在奥芬剧院举行的农历新年音乐会上一同演奏了三首歌曲。]
曾录制爵士乐专辑
去年,Ginalina向Pancouver称,二胡和古筝为她第五张专辑《Going Back》增添不少个性。
她认为这两种乐器实现了专辑的概念,即是将传统远东亚民谣,以西岸民谣风格重新演绎。
数十年来,温哥华中华乐团曾在多个备受关注的活动上演出,包括Vancouver Folk Music Festival、the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Jazz Festival,以及 Sonic Boom。
乐团亦曾与不同背景的作曲家合作。除了近期在奥芬剧院举行的新年艺术节音乐会等大型活动,和规模较小的演出外,黄继荣自1988年移民到温哥华以来一直全职从事音乐工作。
温哥华中华乐团曾录制过《紫竹异乡调》(2000年)和《New Frontiers》(2006年)两张专辑。另外,黄继荣亦有录制自己的音乐。
影片:由黄继荣拉奏二胡,谭宇莎弹奏古筝,与Ginalina在奥芬剧院同台演出的片段。
最近,黄继荣与温哥华中华乐团另外两名音乐家,联同三名西方音乐家在今年初推出了另一张名为《Jasmine Jazz》的专辑。本地乐团领队乔迪·普罗兹尼克(Jodi Proznick)是贝斯手、比尔·库恩(Bill Coon)担当吉他手,而詹姆斯·丹德弗(James Danderfer)则负责吹奏单簧管。
二胡当然是由黄继荣演奏,而唢呐和古筝则分别由吴忠喜和谭宇莎包办。打击乐部份由客席音乐家利亚姆·麦克唐纳(Liam Macdonald)负责。
普罗兹尼克在个人网站上写道,《Jasmine Jazz》是一张富有美感、和谐感及互相尊重的中西音乐交流专辑,除了爵士乐和传统中式民谣外,有份参与的音乐家原创作品亦收录在专辑上。
普罗兹尼克早就认识这三位华裔加拿大音乐家。他们在2014年于温哥华举办过Jasmine Jazz音乐会,而《Jasmine Jazz》专辑上的其他成员则是新加入的。他们在本月初于中山公园举行音乐会。
影片:观赏黄继荣最近在本拿比一家图书馆示范二胡演奏。
父亲也是二胡手
黄继荣表示自己热爱即兴演出,解释了为何他对演奏爵士乐如此着迷。他补充,才华横益的古筝手谭宇莎特别擅长即兴表演。
在他的家乡上海,爵士乐曾在1920年代风行一时。在这个当时最为国际化的中国城市,音乐家将中国民间曲调与美国流行乐团的音乐结合起来。
然而,黄继荣不单是一名即兴音乐家。他曾在上海音乐学院接受四年的传统西乐和中乐训练。
他透露,学院的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钢琴,以确保他们能够掌握音乐理论。最终,他选择了二胡为主修乐器,亦即他的父亲在上海当民谣音乐家时所演奏的乐器。除此之外,他的父亲亦有唱歌、编写舞台剧,和担当舞台剧演员。
富有冒险精神的他在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的大规模移民潮之前已移居到加拿大。他认为在1980年代末由中国来到加拿大的移民普遍较有学识,而且热衷于探索世界。
黄继荣在台上朝气勃勃而讨人欢喜的演出展现了父亲的魅力,而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怀有一夥游子之心。
在访问的尾声,他面带微笑地忆起小时候和父亲如影随形的片段。
阅读原文 >> 点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