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摄影爱好者都需要另觅工作以维持生计,也鲜有听闻他们在全国性的摄影比赛中获奖。
然而,温哥华牙医罗征远(George)至今已夺得数项摄影殊荣,他的作品《白头雕相争》(Fighting bald eagles)更获选为Sony National Award加拿大赛区冠军。
他大约于八年前在哈里逊河沿岸举行的Fraser Bald Eagle Festival拍摄这帧照片(上图)。
《白头雕相争》悬挂在他位于温哥华戴维街909号的牙医诊所墙上。Explorasian Festival更于10月把他拍摄的多帧照片上载至其网站。
此外,George是显微牙医医术的先锋,而这也燃起了他对摄影的兴趣。
他在职业生涯初期意识到需要进一步改善手、眼、脑之间的协调,因此在1990年代开始在夜间上课,以提升自己的摄影技巧。
从Explorasian网站可见,George于2007年购买第一部数码单眼相机,而《Fighting bald eagles》则是用远摄镜头拍摄的。

家族与中国历史有渊源
George在香港出生,是本地华人社区家传户晓的牙医。尽管如此,没有太多温哥华居民知道他耐人寻味的家族史。
他的外祖父黄绍竑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重要人物。父亲为举人的黄绍竑于1916年从河北省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其后更成为新桂系的共同创建人。
1923年,现代中国国父孙中山任命黄绍竑为广西(即接壤越南边境的山区)讨贼军总指挥。作为新桂系的成员之一,黄绍竑对国民政府夺得广西的控制权发挥了关键作用。
黄绍竑在1924年至1929年之间担任广西省政府主席,之后更成为国民政府委员。
卑诗大学历史学家揭示黄绍竑生平
卑诗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Diana Lary在1974出版的书籍《 Region and Nation: the Kwangsi Clique in Chinese politics, 1925 – 1937》(剑桥大学出版社)对黄绍竑作出深入评价,表示他和其他新桂系成员热衷探讨现代理念,是他们与其他省份军阀「最显著的差别」。
因此,他们不单是地方军阀,更加是随着晚清政府倒台而掘起的地区军事家。
书籍提到,新桂系成员把目光放在广西以外。出生于家道中落的书香世家,令他们有追求崇高价值的使命感,由原先的儒家普世价值,至到后来的国家观念。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令他们对军人的角色有新一番见解,而他们在广西省以外的体验也令到他们被国民党的革命概念所吸引。
新桂系凭藉鸦片贸易所抽取的税项创建广西大学。
黄绍竑在1932年至1934年间出任中华民国内政部长,其后担任浙江省主席两年和河北省主席九个月。1937年至1946年期间,他再次担任浙江省主席。

另一名亲属曾任外交部长
然而,George有影响力的袓先不止一位。他的伯袓父罗文干于1928年在张作霖政府担任外交部长,至到1932年于蒋介石政府再出任该职位。
在位期间,罗文干游说了西方政府向侵占满州并成立傀儡政权的日本发动战争。同年,他被蒋介石调任司法行政部长。
罗文干早于1920年代初就读于牛津大学,当时能在这里读书的华裔学生寥寥无几。在他的职业生涯期间,他也曾担任财政总长和北洋政府司法总长。
阅读原文 >> 点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