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ang Hiya共同籌劃人Justinne Ramirez表示,「Filipino」是殖民詞彙,僅指在菲律賓出生的西班牙人。]
作者:Carlito Pablo
要理解傳統菲律賓人的心理,便需要認清「hiya」的重要性。這他加祿詞語的意思是「羞恥」。
「hiya」是菲律賓人根深蒂固的價值觀,令他們不敢打破社會傳統規範或提出太多尖銳的問題。
「walang hiya」(無恥)更加是讓人顏面無存的嚴厲譴責。
但跟很多詆譭的說話一樣,拒絕被傳統束縛的菲律賓人開始接受「walang hiya」的稱呼。
正如Justinne Ramirez所說,更多人自豪或開玩笑地使用這詞語是令人鼓舞的現象。
Justinne在書面訪問中表示:「『Walang hiya』通常帶有侮辱性,但現今被全球很多人用來表達自豪感。面對充斥白人優越主義、資本主義和父權主義的社會,以及由此衍生的種種壓迫,我們不再因為違反若干可接受及有用的標準而感到羞恥。」
Justinne在馬尼拉都會區出生,於2001年移居至列治文這個多元文化的卑詩城市。
她是代表自己和合作夥伴April Alayon 和 Rina Garcia Chua發言。三人將於6月15日晚上6時至8時在位於溫哥華片打東街23號的Massy Arts Gallery舉辦詩詞之夜。
以Walang Hiya對抗殖民主義
一如所料,這活動名為Walang Hiya,目的是表揚菲律賓(Pinxy/Pinay)詩人。
Justinne解釋,相對於Filipinx 和 Filipina兩個詞語,Pinxy 與 Pinay的殖民色彩較少,因為它們起源自菲律賓。
從歷史角度來看,Filipino是僅指在菲律賓出生的西班牙人的殖民詞彙,而這亦是一個殖民概念。另外,性別二元化也是殖民的衍生物。
她稱,菲律賓本土以至全球的菲律賓人一直討論Filipinx一詞的合適性。這個詞語是仿傚拉丁美洲人士(Latinx)的做法而產生。然而,就這次活動而言,主辦單位選擇了Pinxy一詞,以包融二元性別(即男性或女性)以外士,或者非二元性或沒有性別的人。

[April Alayon是Walang Hiya的共同籌劃人。]
身為傳訊專家的Justinne自小已開始寫詩。
April是來自菲律賓布拉干省的數位設計師,使用的代名詞為「他們」和「他們」(“they” and “them”)。
Rina目前是西門菲莎大學的Jack and Doris Shadbolt研究員,興趣包括詩詞,以及移民和環境相關議題。
是次活動獲得西門菲莎大學人文學科科程的Jack and Doris Shadbolt研究生獎學金,以及Massy Arts Society資助。
讓人自豪的創意
Justinne稱,大溫地區經常舉辦令人拍案叫絕的詩詞活動,而她們亦希望參與其中。
她期望看到更多kapatid [意思是兄弟姊妹,但在此泛指盟友]以菲律賓不同語言向觀眾朗讀詩詞。
她認為朗讀詩詞是「親密而有力的反抗行為,因為聽眾需要留心傾聽,才會產生和表達情感」。
活動亦讓他們承傳口述故事的傳統。很多人透過詩詞展現創意,但可能因為被容許的標準而受到限制。當詩人自豪地讀出詩句,觀眾可在台下鼓勵他們,但舞台終究是讓詩人重奪自我空間,以及證明和善待自己的地方。
「身為定居者、移民及難民的菲律賓人與原住民站在同一陣線,對抗白人優越主義、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舉辦詩詞之夜是為了延續希望,即使世界崩壞仍繼續留守社區。」
Justinne希望菲律賓詩人摒棄羞愧感。
「我們要自豪地慶祝和鼓勵我們的存在和創意。」
閱讀原文 >> 點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