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couver-Logo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艺术家Khim Hipol于「捕捉摄影节」的展览带有抗争和爱国色彩

Khim Hipol
Buy-buy is part of the Anak ng Lupang Hinirang series by Khim Hipol.

[《Buy-buy》是Khim Hipol创作的《Anak ng Lupang Hinirang》系列中的一幅作品。]

主要透过镜头进行创作的温哥华艺术家Khim Hipol表示,自己以促进教育为创作艺术的目的。

他的动机直接了当,因为他担心菲律宾移民的孩子不了解菲律宾的国家象征,以及该国的抗争史。

于是他创作了《Anak ng Lupang Hinirang》(被选中土地的孩子)系列,以提升大众意识,当中呈现了他被旗帜屏蔽的身驱、芒果、圣经、皇冠,以及被称为walis tambo的软扫把。

最后的两幅图片亦展示于Pendulum Gallery(West Georgia街885号)名为《Here and Now》的免费展览。这个由Emmy Lee Wall 和 Chelsea Yuill策展的展览将开放至4月28日,并且是捕捉摄影节(Capture Photography Festival)的其中一环。

Khim接受Pancouver电话访问时透露,自己的祖母是喜欢使用视觉辅助工具的教师,并且热衷于摄影作品、画作和一切绘画出来的事物。

他希望自己的相片可以鼓励人们有批判性地与多数衍生自殖民者的象征事物交互,当中亦富有爱国和抗争色彩,与他的菲律宾裔背景息息相关。

他指出,虽然菲律宾不再受到殖民统治,但在文化上依然深受殖民者影响,而菲律宾人亦非常欢迎西方人以至所有外国人。

Khim Hipol
Khim Hipol won the Audain Travel Prize last year.

[Khim Hipol去年夺得Audain Travel Prize。]

另一个让他感到关注的现象是,菲律宾对事物的品味和接受标准反映了殖民者的观点,而不是来自菲律宾本身的价值观。

他表示,甚至连菲律宾(Philippines)也是殖民者的名字,因为该国是以西班牙的菲腊二世(King Philip II)而命名。

《Here and Now》展览中包含了一帧他被加拿大国旗盖着头部的照片,而在《Anak ng Lupang Hinirang》系列当中,则有一帧换上菲律宾国旗的类似作品。

Khim Hipol
Khim Hipol likes using a dark background to offer more definition to his images.

[Khim Hipol喜欢以深沉背景来提升照片的清晰度。]

以旗帜象征失落的身份

Khim表示,加拿大和菲律宾都曾经历过殖民统治。前者曾经是英国属地,而菲律宾一直被西班牙皇室操控至19世纪末。

在美西战争后(Spanish-American War),美国接管了菲律宾群岛并将它纳入领土范围。该国在日本于二战战败后才真正宣告独立。

在菲律宾,当军人或政府官员等公职人员离世,棺木在出殡时都会盖上国旗。Khim说他模仿这种仪式,是为了纪念这种身份。

他在拍摄旗帜的时候选择了高光调背景,因为这是拍摄奢侈品的惯常做法。此外,他觉得白色背景过于冷漠,而且好像在进行人类学研究一样。

他解释,自己尝试把影楼摄影的技术应用于作品。

Khim将于下个月从艾蜜莉卡艺术及设计大学毕业,取得美术学士学位。去年,他凭藉《Anak ng Lupang Hinirang》 赢得2022年 Audain Travel Award,并获得7,500元的奖金。

他的童年在遥远的中央吕宋中型城市圣费尔南多(San Fernando)渡过。他说,其他菲律宾人普遍将视觉艺术联想到油画,而非摄影作品。

korona
Khim Hipol’s korona (crown) is part of the Anak ng Lupang Hinirang series.

[Khim Hipol的作品《korona》(皇冠)属于《Anak ng Lupang Hinirang》系列。]

受抗争英雄启发

Khim在15岁的时候与家人移居到北温。他在高中的时候当上学校的摄影记者,期间对镜头艺术产生兴趣。他的父母都是清洁工人。

事实上,「清洁工」几乎与加拿大菲律宾人划上等号,促使他在《Here and Now》展览中加入软扫把的图片。

当被问到受哪些艺术家启发,他想到南非的非二元摄影师兼视觉活动家Zanele Muholi。Zanele的作品赞颂不同性别、性取向及种族社区,甚至会于展览及活动中加入摄影对象的声音。Khim欣赏Zanele的图像加入了象征抗争的物件。

此外,Khim亦十分敬重菲律宾史上对抗殖民者的人物,包括Lapulapu这位战士。身为米沙鄢群岛(Visayan Islands)麦克坦(Mactan)酋长的他,于1521年击退了由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领导的西班牙侵略者。

Diego Silang亦被Khim视为英雄。这位18世纪革命领袖尝试推翻菲律宾北部的西班牙政权。Silang与英国人结盟,成立了独立的伊诺卡诺国(Ilocano state)。与Silang一样,Khim的母语都是伊诺卡诺语。

然而,Silang最后被一名拥有西班牙和伊诺卡诺血统,并且被教廷收买的梅斯蒂索人(mestizo)刺杀。

Khim亦欣赏滂尼发秀(Andrés Bonifacio y de Castro)这位革命领袖。他是19世纪卡蒂普南(Katipunan)独立运动的创办人之一。

卡蒂普南的全名是Kataastaasan Kagalanggalangang Katipunan ng Mga Anak ng Bayan,其后更发动了他加禄革命(Tagalog Revolution)。

Khim笑称,滂尼发秀在菲律宾成立「KKK」是好事,但这边的三K党却并非如此。

阅读原文 >> 点此链接

立即行动

Pancouver 激发创造力并促进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请支持我们关注多元的艺术家!来自加拿大境内的捐款可获得税务收据。

Share this article

Subscribe

Tags

精选华文翻译文章

Yiyu Chen by Armando Branco

陈翊⽻藉天然染⾊、学习古⽼⼯艺和投入实验性的设计,让时尚回归根本

来⾃台湾的服装设计师陈翊⽻描述⾃⼰是个有创造⼒和实验精神的⼈,这在她的发型上也显 ⽽易⾒:在她乌⿊的长发下⽅是混合了⾦⾊和银⾊的发丝。陈的服装设计则更加前卫,且相当看重天然染⾊、可持续性和以源⾃⼟地的纤维加以编 织。 这当中也包含由她所居住的台湾中部城市台中及其周边地区搜集来的材料。

Read More »
Tom Su violin

小提琴家Tom Su藉他的音乐,传播快乐和创建同理心给人们

2023年1 月 22 日在温哥华Orpheum 举行的农历新年音乐会,由指挥Nicholas Urquhart带领下演出相当精彩。但是观众可能没注意到一位多才多艺小提琴家,20年前从台湾移民来的Tom Su 苏恩圣,现在他是 Harmonia乐团众多穿着优雅成员之一,尽管他在温哥华最大音乐厅舞台表现出色,但他承认以前在大批观众前会紧张甚至影响他拉奏的手。

Read More »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Indian Band), Skwxwú7mesh (Squamish Nation),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 2023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Privacy Policy | Terms and Condition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Skwxwú7mesh (Squamish),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s.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