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Q+視覺藝術家Jag Nagra在數年前恍然大悟,開始對自己的旁遮普背景感到自豪。
Jag透過Zoom視訊會議向Pancouver表示:「我的藝術是建基於對自己的身份認同,關係有如母雞和雞蛋一樣,兩者不分先後,互相影響。」
這亦為居住於卡齊族(Katzie)未割讓領土的她帶來源源不絕的靈感。無論是她為溫哥華加人隊設計的排燈節(Diwali)球衣,以至印有旁遮普古木基(Gurmuhki)文字的大學外套或2022年的農曆新年燈籠,她的作品均毫無保留地宣揚旁遮普文化。
她喜歡在作品中加入常見的當代南亞元素,現在更全心全意投入創作,讓她感到無比自豪。

她的藝術品中經常出現旁遮普字母、詞彙或者喜慶顏色,例如是非常限量的Candy Hearts畫作系列。這些以羅馬字母拼出旁遮普片語的畫作均有Jag的親筆簽名,每幅更只印製了一張。
我在今天早上推出了超級限量的Candy Hearts系列,當中的五幅畫都是只此一幅。
在五幅作品中,有三幅仍然可供選購,您將擁有唯一的印製本!
附有親筆簽名和編號。
This morning I released a super limited collection called Candy Hearts: a series of 5 artworks, 1 print of each only.
3 prints are left of the 5! You’ll own the only print of them!
Catch them before they’re gone at https://t.co/NX4PTHms5Z
Hand signed and numbered. pic.twitter.com/g7I7xHBTUU
— Jag Nagra (@jagnagra_) January 24, 2023
— Jag Nagra(@jagnagra_)2023年1月24日
「Pyar is Pyar」的意思是「愛就是愛」,而「Cha Banava?」翻譯過來就是「我該泡茶嗎?」
Jag說喝茶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也是父母向子女表達愛意的途徑。如果母親沒有準備一碗生果或果盤,她就會向Jag問道:「我該泡茶嗎?」

剖析外套的吸引力
她對於尚未公開發售的大學外套感到特別雀躍。她花了數天完成設計,更為自己訂了一件,其賣點是以古木基文字寫成的巨型字母「J」。
她透露外套將於兩、三週後送達,並希望衣服合身,但即使不合身,無論如何她也會穿上它。
Jag憶述年輕時經常在電視節目上看到角色穿著繡上字母的大學外套。
她坦言自己一直都想擁有一件繡有大字母的大學外套。

Jag最近為Burrard Street的基督教青年會李亮漢大樓(Robert Lee YMCA)創作了一幅宣揚共融性的乙烯基壁畫,以她多姿多彩的風格呈現大樓的多元活動,以及對不同年齡及性取向人士的吸引力。
她亦以不同途徑展現對自己LGBTQ+身份的認同,例如是展示於她個人網站的彩虹母獅。此圖案是她為南亞裔LGBTQ+人士權益組織Sher Vancouver設計。在旁遮普文化中,獅子是勇氣的象徵,所以不少錫克教男性的名字都有「Singh」這個字。

慢慢對旁遮普背景產生自豪感
Jag表示在人生大部份時間都對自己加拿大人的身份有更強烈的認同感,亦較少強調自己的旁遮普背景。這或會令人感到意外,因為目前是Punjabi Market Collective副主席的她,正致力推廣旁遮普文化。
她解釋,自己在Maple Ridge長大,無論社區和學校都以白人為主,對她構成極大影響。
她在學生時期甚至成年後大部份時間都對自己的全名Jagandeep感到羞愧,而糾正別人的讀音和解釋背後的意義也令她覺得尷尬。另外,她的外表和社區的文化差異也令她感到難為情。
現在,她對自己的旁遮普和南亞背景感到自豪。
她的父母Avtar 和 Rajwant亦讓她非常驕傲,兩人更和Jag在Sher Vancouver的紀錄片《Emergence: Out of the Shadows》亮相。目前,他們正嘗試啟發其他旁遮普家庭去愛護和接納自己的LGBTQ+子女。
Jag和她的母親最近就此議題接受了傳奇電台主持人兼Spice Radio台主 Shushma Datt訪問。
「這次以英語和旁遮普語進行的訪問很順利,下一步我們需要將相關討論普及化。」
閱讀原文 >> 點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