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nalina新专辑《Going Back》是远东民谣的现代演绎合集。
卑诗省家庭民谣歌手Ginalina在她的音乐事业中创造了不少里程碑。
她已先后录制五张专辑,并获得三个朱诺奖(JUNO)提名。此外,她的英语、法语和国语歌曲创作与演唱更成功掳获加拿大和亚洲乐迷的心。
然而,在发布这张全新专辑《Going Back》之前,这名定居于温哥华的歌手从未以台语献唱。她的父母在1970年代从台湾高雄地区移居到多伦多前,都是以台语沟通。
Ginalina透过电话向Pancouver表示:「我的父母以国语和我沟通,他们之间以台语交谈,而我自己则会说英语。」
她说自己在青少年时期只会说很简单的国语。到了二十多岁时,她到南京大学就读,其后于台湾工作,提升了她的国语水平。
Ginalina透露,她在那时候开始创作国语歌曲,但所表达的情感远不及她的英语作品丰富。尽管如此,她对于能够探索自己身份的这部份感到非常雀跃。
她的新专辑不再以她耳熟能详的北美家庭民谣为主打。《Going Back》是远东民谣的现代演绎合集,部份歌曲更填上英语歌词。
这张专辑是在疫情期间创作,当时Ginalina与她的父母花了非常多时间,对于他们的往事与文化根源促膝长谈,亦瞭解到他们成长时所听的歌曲。
「对我来说,这是一张非常个人化的专辑,但我希望每首歌都能够引起属于听众自己的情感共鸣。」

Ginalina在月初发行了新专辑《Going Back》。
来自被遗忘国度的故事
专辑的第一首歌《Going Back》讲述与祖先的故事产生共呜的过程。
歌词提及祖母梦境的开端,以及来自被遗忘国度的故事。
Ginalina说,这首歌的歌词以英语为主,讲述查找自己的根,重新拥抱自己的文化,并忆起成长的故事。
对她而言,这是一种值得珍视、令人感动、非常重要且惊喜的体验。
作为Jade Music Festival的一部份,她将于星期三(11月30日)晚上7点在温哥华剧院(Vancouver Playhouse)演唱新专辑的歌曲。她亦会于星期四(12月1日)下午1点30分在温哥华小剧场(Annex),针对如何提升华语音乐在加拿大的地位分享她的看法。
Ginalina完成录制生动活泼的台语童谣「丢丢铜仔」后,经历了她在录音室最忧伤的时刻之一。这首歌是形容火车驶过高山的隧道时,水滴掉在车厢的声音。
她指出这首歌讲述台湾如何受热带气候所影响,勾起了她在当地乘坐火车穿越壮丽山峦的回忆。
「我在那一刻不禁流泪,因为虽然我学会了父母成长时所说的语言,但直到我生命的那一瞬间之前,它却一直被遗忘着。」
翻译歌词意境令歌曲更流畅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Ginalina认为台语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语言。
她补充说:「我很喜欢台语发音的感觉。音节和声调能够自由地跳跃着,给予人很『朴实自然』的感觉。」
她亦承认翻唱这首歌让她感到压力。因此,她努力学习曲词的发音和旋律,然后再以自己的风格重新演绎。在这过程中,她的父母亦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在处理某些歌曲时,她选择了翻译歌词的意境,即在尽量保留原来意思的情况下维持歌曲的流畅度,例如「茉莉花」和「蜗牛与黄鹂鸟」等歌曲。
至于在「丢丢铜仔」、「两只老虎」和「恭喜」等其他作品,她则选择以英语唱出一两段新的主歌旋律或主副歌连接段落,做为歌曲的延续。
专辑内的歌曲以手风琴、班卓琴、吉他、膝上钢棒吉他、曼陀林、打击乐器和乌克丽丽等乐器弹奏。为了加入亚洲元素,Ginalina更邀请了温哥华中华乐团的朋友演奏二胡和古筝。
她认为这有助于更完整地呈现专辑的构想,即是以重新想像的西岸民谣风格,演绎传统远东民谣。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概念,小朋友听众一定会喜欢,因为我选了可以跟着唱歌跳舞的作品。」

Ginalina希望新专辑《Going Back》能够启发听众重新链接自己的文化根源。
不只为小朋友而做的专辑
Ginalina相信较年长的家庭成员亦会喜欢专辑收录的歌曲,因为这些来自他们故乡的曲调或能够勾起他们对往事的回忆。
她希望她的音乐可以为听众带来多层次的享受,进而从中产生共呜。
进入访问的尾声,Ginalina 表示《Going Back》是向她的文化背景和父母的童年致敬。她强调这张华裔加拿大人的歌曲合集并非专为华裔加拿大人而创作,而是一次「真诚的身份认同探索」。
「虽然专辑的内容只纪录了我的旅程,但希望个中的概念能够启发其他人探索自己的身份。这是一个邀请听众踏出第一步的契机,并可以藉着音乐教导他们欣赏别人的文化背景和传统。」
阅读原文 >> 点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