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couver-Logo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Ginalina在《Going Back》專輯以西岸情懷重新演繹遠東民謠

Ginalina
Ginalina's new album, Going Back, is a collection of modern remixes of folk songs from the Far East.

Ginalina新專輯Going Back》是遠東民謠的現代演繹合集。

卑詩省家庭民謠歌手Ginalina在她的音樂事業中創造了不少里程碑。

她已先後錄製五張專輯,並獲得三個朱諾獎(JUNO)提名。此外,她的英語、法語和國語歌曲創作與演唱更成功擄獲加拿大和亞洲樂迷的心。

然而,在發佈這張全新專輯《Going Back》之前,這名定居於溫哥華的歌手從未以臺語獻唱。她的父母在1970年代從台灣高雄地區移居到多倫多前,都是以臺語溝通。

Ginalina透過電話向Pancouver表示:「我的父母以國語和我溝通,他們之間以臺語交談,而我自己則會說英語。」

她說自己在青少年時期只會說很簡單的國語。到了二十多歲時,她到南京大學就讀,其後於台灣工作,提升了她的國語水平。

Ginalina透露,她在那時候開始創作國語歌曲,但所表達的情感遠不及她的英語作品豐富。儘管如此,她對於能夠探索自己身份的這部份感到非常雀躍。

她的新專輯不再以她耳熟能詳的北美家庭民謠為主打。Going Back是遠東民謠的現代演繹合集,部份歌曲更填上英語歌詞。

這張專輯是在疫情期間創作,當時Ginalina與她的父母花了非常多時間,對於他們的往事與文化根源促膝長談,亦了解到他們成長時所聽的歌曲。

「對我來說,這是一張非常個人化的專輯,但我希望每首歌都能夠引起屬於聽眾自己的情感共鳴。」

Going Back
Ginalina released Going Back earlier this month.

Ginalina在月初發行了新專輯Going Back》。

來自被遺忘國度的故事

專輯的第一首歌Going Back講述與祖先的故事產生共嗚的過程。

歌詞提及祖母夢境的開端,以及來自被遺忘國度的故事。

Ginalina說,這首歌的歌詞以英語為主,講述尋找自己的根,重新擁抱自己的文化,並憶起成長的故事。

對她而言,這是一種值得珍視、令人感動、非常重要且驚喜的體驗。

作為Jade Music Festival的一部份,她將於星期三(11月30日)晚上7點在溫哥華劇院(Vancouver Playhouse)演唱新專輯的歌曲。她亦會於星期四(12月1日)下午1點30分在溫哥華小劇場(Annex),針對如何提升華語音樂在加拿大的地位分享她的看法。

Ginalina完成錄製生動活潑的臺語童謠「丟丟銅仔」後,經歷了她在錄音室最憂傷的時刻之一。這首歌是形容火車駛過高山的隧道時,水滴掉在車廂的聲音。

她指出這首歌講述台灣如何受熱帶氣候所影響,勾起了她在當地乘坐火車穿越壯麗山巒的回憶。

「我在那一刻不禁流淚,因為雖然我學會了父母成長時所說的語言,但直到我生命的那一瞬間之前,它卻一直被遺忘著。」

 

翻譯歌詞意境令歌曲更流暢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Ginalina認為臺語是一種充滿活力的語言。

她補充說:「我很喜歡臺語發音的感覺。音節和聲調能夠自由地跳躍著,給予人很『樸實自然』的感覺。」

她亦承認翻唱這首歌讓她感到壓力。因此,她努力學習曲詞的發音和旋律,然後再以自己的風格重新演繹。在這過程中,她的父母亦提供了寶貴的意見。

在處理某些歌曲時,她選擇了翻譯歌詞的意境,即在盡量保留原來意思的情況下維持歌曲的流暢度,例如「茉莉花」和「蝸牛與黃鸝鳥」等歌曲。

至於在「丟丟銅仔」、「兩隻老虎」和「恭喜」等其他作品,她則選擇以英語唱出一兩段新的主歌旋律或主副歌連接段落,做為歌曲的延續。

專輯內的歌曲以手風琴、班卓琴、吉他、膝上鋼吉他、曼陀林、打擊樂器和烏克麗麗等樂器彈奏。為了加入亞洲元素,Ginalina更邀請了溫哥華中華樂團的朋友演奏二胡和古箏。

她認為這有助於更完整地呈現專輯的構想,即是以重新想像的西岸民謠風格,演繹傳統遠東民謠。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小朋友聽眾一定會喜歡,因為我選了可以跟著唱歌跳舞的作品。」

Ginalina publicity shot for Going Back
Ginalina hopes that her new album, Going Back, encourages others to reconnect with their roots.

Ginalina希望新專輯Going Back》能夠啟發聽眾重新連結自己的文化根源。

不只為小朋友而做的專輯

Ginalina相信較年長的家庭成員亦會喜歡專輯收錄的歌曲,因為這些來自他們故鄉的曲調或能夠勾起他們對往事的回憶。

她希望她的音樂可以為聽眾帶來多層次的享受,進而從中產生共嗚。

進入訪問的尾聲,Ginalina 表示Going Back是向她的文化背景和父母的童年致敬。她強調這張華裔加拿大人的歌曲合集並非專為華裔加拿大人而創作,而是一次「真誠的身分認同探索」。

「雖然專輯的內容只紀錄了我的旅程,但希望箇中的概念能夠啟發其他人探索自己的身份。這是一個邀請聽眾踏出第一步的契機,並可以藉著音樂教導他們欣賞別人的文化背景和傳統。」

閱讀原文 >> 點此連結

Share this article

Subscribe

Tags

精選華文翻譯文章

Melanie Mark

馬蘭妮宣佈退出卑詩省政壇,列出就任省議員兼內閣廳長期間政績

代表溫哥華—快樂山選區(Vancouver-Mount Pleasant)的新民主黨省議員馬蘭妮(Melanie Mark)今天宣佈將退出卑詩省政壇。以下是她在議會發言的議會紀錄初稿。我的傳統名字的Hli Haykwhl Ẃii Xsgaak。上一週,即2023年2月18日,是我以溫哥華—快樂山選區代表身份擔任省議員的七週年。

Read More »
Aysanabee by Jen Squires

原住民Aysanabee以大熱專輯Watin獲朱諾獎提名

來自Oji-Cree族的唱片歌手Aysanabee現在正處於事業的高峰。他在2月15日和3月2日分別在加拿大兩個最大的英語城市,溫哥華的Fox Cabaret和多倫多巡迴演出。他也是3月11日CBC直播朱諾獎時的表演者之一。

Read More »
Support us

Pancouver aims to build a more equal and empathetic society by advancing appreciation of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and cultural communities—through education. Our goal is to elevate awareness about underrepresented artists and their organizations.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Indian Band), Skwxwú7mesh (Squamish Nation),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

Support us

Pancouver strives to build a more equal and empathetic society by advancing appreciation of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and cultural communities—through education. Our goal is to elevate awareness about underrepresented artists and the organizations that support them.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 2023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Privacy Policy | Terms and Condition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Skwxwú7mesh (Squamish),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s.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