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couver-Logo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台湾 DJ 汝妮 (Dungi Sapor) 融合传统歌谣和电子节拍,将年轻人重新与原住民文化联系起来

DJ Dungi Sapor
DJ Dungi Sapor will perform free concerts at TAIWANfest Toronto and TAIWANfest Vancouver.

DJ 汝妮 (Dungi Sapor) 在她的音乐影片《 I Ho Yan 》中跨足了两个世界。传统而丰富的原住民声音与充满脉动的电子节拍交织在一起。同一影片中,汝妮身穿阿美族的传统服饰出现在台湾的森林和海岸线,以及在华丽的夜店中摇身一变为现代DJ,形成了强烈对比。

《 I Ho Yan 》是过去新年节庆传统原住民歌曲的现代混音版本。这反映了汝妮努力打破类型界限,确保下一代能拥抱她的台湾原住民文化。

汝妮在Zoom 上用中文告诉Pancouver:「台湾人对原住民音乐的理解往往是刻板的传统印象,就像是长辈们唱的那样。」然而,她意识到年轻的台湾原住民已对此失去兴趣。

汝妮指出:「这将阻止这些歌曲和文化的传承。」

因此,她决定将这些曲调变得时尚和适合跳舞。 (Pancouver 副编辑 Becky Tu 将本次访谈从中文翻成英文。)

透过她的《 I Ho Yan 》音乐影片,汝妮传达了对未来和过去的感受,呈现出她认为文化是流动而非静止的看法。

这样的情感也可以在多语的《 Kaku 》中感受到。她一部分用英语歌唱,几乎轻声细语,提到「血液在我的身体中流动,无论我走到哪里」。以现代的电子节奏伴随着这些歌词,并且在不同时间点,转换成台湾传统原住民的歌词。

汝妮将于台湾文化节 (TAIWANfest) 表演

汝妮的另一首原创混音《 Gather Around(围过来)》,以强烈的电音节拍和高亢的原住民男声合声为特色。

汝妮将于8月26日的多伦多台湾文化节以及9月2日至3日的温哥华台湾文化节演出。在多伦多,演出阵容还包括出生于台湾的多伦多独立音乐人 Aiko Tomi,她有日本和中国血统。

在温哥华的第一场演出,汝妮将与来自 Mukwa Dodem Clan(熊族)的加拿大原住民艺术家 GDubzMusic (Gary Bannon)一同演出。第二天晚上,汝妮将与台裔加拿大DJ和文化制作人 Which Nancy 同台演出。台湾文化节的所有活动都是免费的

在加拿大,像 the Snotty Nose Rez Kids、the Halluci Nation、Digging Roots 等第一民族乐团近年来蓬勃发展,重新将原住民青年与他们的文化连结起来。此外,像 Buffy Sainte-Marie 和已故的 Robbie Robertson 等原住民音乐巨星早在1960年代就登上了音乐排行榜。甚至还有一个属于原住民音乐的国家CBC广播节目。

然而,在台湾,汝妮几乎是唯一一位将传统原住民歌词与跳跃节奏融合的人。尽管台湾有16个正式认证的原住民族群,超过总人口的2%。

汝妮表示:「有一首歌叫做《Amis Farewell Song (阿美族告别曲)》,有着非常古老的旋律,但是因为没有人传承而逐渐被遗忘。我重新诠释了它。」

在过去的年代,她的部落成员会在年轻士兵被派往战场时唱这首歌,因为他们可能永远不会回来。然而,如今,当年轻人被征召入台湾军队时,情况并不像以前那样悲伤,因为他们可能只会离开一两个月。因此,汝妮将它混音成一首充满节奏感的歌曲,以反映这样的变化。

她坚持说:「这仍然是我文化的一部分。」

歧视对汝妮造成的影响

阿美族是台湾最多人口的原住民族群。汝妮在台湾东北部花莲县的阿美族七脚川社光荣部落长大。但她在城市上学时,遭遇了许多歧视。

她仍然记得老师在午餐后关灯让孩子们午休。其他孩子会开玩笑说,没有光线,他们就看不见汝妮,因为她的皮肤太黑了。这样的侮辱,不仅此一次。

「在课堂上会有一些评论,孩子们会问:『哦,你是骑野猪上学的吗?』」汝妮回忆道。

这些令人痛苦的经历使她不想参加社区里的阿美族文化聚会和庆典。中学毕业后,汝妮不再向人们提及她的原住民身份。

尽管如此,她的学业成绩一直非常优异,总是名列前矛。这使她有资格获得奖学金,直到一位老师宣布她赢得太多奖学金为止。

汝妮在大学里也经历了种族歧视。一位男教授告诉她,原住民学生和非原住民学生的成就程度有很大的不同。

「我当时非常生气,所以就离开了,」她说。

汝妮决心攻读法律,认为这样可以提升原住民和汉人间的不平等。她还沉浸于电子音乐文化之中。

但是,当一位原住民政府官员聘请她担任助理时,汝妮中止了对音乐的热爱。相反地,她专注于学习有关不同部落的公共政策。

毛利人对汝妮世界观的改变

过了一段时间,汝妮准备辞职,因为她想去英国。但她的老板不想让她辞职,于是安排汝妮与纽西兰的毛利人一起工作。

这样的经历对汝妮真是大开眼界。她对毛利人对文化身份的自豪和自信深感印象深刻。

「这激励了我研究我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她说。

在返回台湾的途中,汝妮在澳洲雪梨转机。她正在饭店里准备休息,但一直听到墙壁传来阵阵电子低音。

「我当时感到很怀旧,」汝妮说。 「所以我放弃了睡眠,跑去隔壁。」

看到DJ的表演重新点燃了她对音乐的热情。汝妮告诉DJ她也是一名DJ,让她非常惊讶的是,那位DJ邀请了她上台。

「我说:『等一下,我需要拿我的USB,』」汝妮回忆起她当时这样告诉那位DJ。

尽管汝妮很大程度上已放弃了音乐,但她仍然随身携带这支随身碟,即使在旅行时。

回到台湾后,汝妮制定了两个目标。一个是了解她的文化。第二个是重新振兴她对DJ音乐的热爱。

这引领她将原住民音乐和电子音乐结合起来,为重大职业生涯转变种下了种子。

她意识到,许多加拿大人可能并不知道台湾原住民的存在。因此,在多伦多和温哥华的台湾文化节,她计划透过一首新歌代表她国家所认可的16个原住民部落。

「我还会结合加拿大原住民传统手鼓的声音,」汝妮透露。 「所以这会是人们可以听到的文化实际融合。 」

多伦多台湾文化节将于8月26日晚上8点在湖滨中心 (Harbourfront Centre) 举办免费演唱会,由 DJ Dungi Sapor (汝妮) 和 Aiko Tomi 同台演出。当天下午3点,汝妮还将在The Lookout举办免费的艺术家讲座。

温哥华台湾文化节将于9月2日晚上8点,在šxʷƛ̓ənəq Xwtl’e7énḵ 广场(前称温哥华美术馆北广场)的Pancouver 舞台举办免费演唱会,由DJ Dungi Sapor (汝妮) 和GDubzMusic (Gary Bannon)同台演出。汝妮将于9月3日晚上8点在同一场地与 Which Nancy 同台演出。请追踪 Pancouver 的 Twitter 帐号 @PancouverMedia 和 Instagram 帐号 @PancouverMedia。

閱讀原文 >> 點此連結

立即行动

Pancouver 激发创造力并促进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请支持我们关注多元的艺术家!来自加拿大境内的捐款可获得税务收据。

Share this article

Subscribe

Tags

精选华文翻译文章

Lihsin Angel Liu, Hedy Fry, Kenneth Yuen

自由党国会议员费凯迪藉着兔年祝愿乌克兰和台湾和平

为庆祝在1月22日来临的兔年而在固兰湖岛举行的2023 温哥华新年艺术节开幕礼上,温哥华中选区国会议员费凯迪医生(Dr. Hedy Fry)发表了振奋人心的讲话。这名资深国会议员指出,兔「本应是传统女性美德的象征」,这些特质包括同情心、善良和创建和谐社区。

Read More »
Support us

Pancouver aims to build a more equal and empathetic society by advancing appreciation of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and cultural communities—through education. Our goal is to elevate awareness about underrepresented artists and their organizations.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Indian Band), Skwxwú7mesh (Squamish Nation),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

Support us

Pancouver strives to build a more equal and empathetic society by advancing appreciation of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and cultural communities—through education. Our goal is to elevate awareness about underrepresented artists and the organizations that support them.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 2023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Privacy Policy | Terms and Condition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Skwxwú7mesh (Squamish),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s.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