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及伴娘们穿戴着陈惠美设计的缠花]
陈惠美运用她作为一名缠花工艺师的巧手,为新人们创造了幸福的回忆。此外,她精心设计的作品反映了她的故乡-台湾不同族群的传统和文化,体现了这个岛屿的丰富面貌。
在中文口译Ann Fu的帮助下,陈惠美向Pancouver谈到了她的艺术形式-缠花,是一种结合了剪纸、缠绕及刺绣技巧的工艺艺术。在访谈中,她指着各种反映客家缠花、闽南缠花和金门吉花特色的作品,说道「这些都是传统上在婚礼中使用的,蝴蝶象徵着生育。」
然而,并非每个作品都有蝴蝶。陈惠美指出,祖母配戴的缠花可能包含一只乌龟以象征长寿,同时,新郎的亲友们可能会在他们所配戴的缠花中加上手工制作的帽子设计,这代表了农耕文化中的男性。
陈惠美的作品已经在温哥华展出两次,最近一次是在温哥华台湾文化节的「迁徙之后」展览中,展览时间为9月2日至4日。她告诉Pancouver她的作品即将在台东登场、接着会到台湾各地展出。

[陈惠美已在台湾各地展出她的艺术作品。]
缠花传达着大喜之日的情感
陈惠美居住在台湾宜兰县的五结乡,其位于台湾东北端附近。她原本是一名皮革工艺师,然而在遇见她的导师-闽南缠花大师谢陈爱玉阿嬷之后,她转向了工艺。根据陈惠美的说法,移居台湾的闽南人通常定居在靠近海洋的地方,这些地方和他们之前在中国居住的地形相似;而另一方面,客家人也因为相同的原因,倾向于移居台湾偏山区的地方。另外她表示「闽南缠花在造型上也出现了台湾南北的差异。」
这些缠花设计非常复杂,例如,一些缠花作品会在某些局域露出金属部分;而在其他地方,陈惠美则用金箔覆盖来象征阴阳。在她的一些设计中,她放进一个茧来象徵着生育。陈惠美强调「这些不仅仅是艺术品」,她「创作它们是为了传达一个人一生中最喜庆的那一刻的情感」。
2020年,台湾文化部表彰陈惠美在保护传统的缠花工艺中所付出的贡献。
阅读原文 >> 点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