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漫(Cathy Xinman)正在加拿大文學界開辟自己的道路:這名居於溫哥華的詩人以中文及英文兩種結構迥異的語言創作詩詞。
她其中一本詩集《Where You Love Yourself》全部以英文撰寫,而《花吻太陽》則是一本中文作品集。
身為Chinese Poetry Society of Canada負責人的她,最近向Pancouver分享了她對寫作的熱忱。當她在中國湖南省渡過童年時,就已對寫作產生濃厚興趣。(Pancouver副編輯Becky Tu為心漫的普通話訪談內容提供翻譯。)
心漫表示,自己在距離繁華鬧市長沙不遠的一個偏僻小社區長大。
她說,唯一通往城鎮的途徑就只有河道。
由於那是一個遠離塵囂的地方,心漫幾乎無時無刻都在大自然讀詩。中國的壯麗山河更啟發了她寫詩,部份著作獲當地報章刊登,有些更刊登在新加坡的報章。
「我的詩作以『愛』為核心主題 — 對生命和大自然的熱愛,以及愛人如己的精神。」
她在大約20年前移民到加拿大。
她移民的動機是為了孩子及他們的教育著想,因為她希望孩子得到有別於中國內地的教育。
雖然她育有一子一女,但至今仍會感到作為移民的孤單感,而這亦反映於她個人網站上的詩作。

勾畫出美的精髓
You Will be Amazed by my Poetry這首作品好比孩子寫給母親的信,詩中提到宏偉楓葉,包括落在她鼻上的那片葉子。
「即使我們經常從痛苦的事物獲得靈感,但我希望可以帶出當中的美。我以小孩的觀點寫這首詩,是因為我想繼續抱有希望。我們還可以保留那一點童真。」
心漫曾任職會計師多年,但部份認識她的人並不知道她是一名作家。她只與密友分享自己這一面。
大約五年前,心漫開始以英文寫詩。當時她的祖母和父親在六個月內相繼離世。於是,她去了牧師以英語講道的教堂,以尋求心靈慰藉。
在聽過英語的佈道會後,她便開始以英文寫作詩詞。
近年,針對亞裔的種族仇恨令心漫感到震驚。她亦化悲憤為寫詩的動力,創作出《我仍然相信》和《我將舉起拳頭》兩首詩。
《我將舉起拳頭》是關於溫哥華唐人街中山公園和千禧門遭塗上種族仇恨語言的事件。
她在詩詞中問道:
“How can I help you arise and resist?” the poet asks in one verse. “All I have is poems. / Let me recite one for you / a poem by Martin Luther King / a poem that still raises my spirits. / You have suddenly awakened me / awakened me in a dream / and now I have no alternative / but to raise my fist / in protest.”
就種族主義挺身而出
另一首詩《我仍然相信》的其中一段為:
“You have taken my clothing / sneak-attacked my dark eyes / called me a cursed Asian / called me an ugly barbarian. / You will go on being shameless / and I shall go on believing in justice.”
11月30日,心漫透過Zoom視訊會議,就這兩首詩向為多倫多華裔長者提供終身學習機會的非牟利機構康齡華人長者研究與教育中心發表演講,題目為「反種族歧視詩歌創作與分享」。
是次活動由多倫多大學社會學教授張衛國主持。《我仍然相信》和《我將舉起拳頭》的英文翻譯由西蒙菲莎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王健提供。康齡中心表示,王健把這兩首作品點評為一陰一陽,剛柔結合,是兩首好詩。
心漫經常閱讀聶魯達的詩作以取得靈感,並特別欣賞這名已故智利詩人對生命的熱誠、想像力,以及其真情流露的風格。
她說,聶魯達以「愛」為題材的作品最能觸動她,亦覺得他的作品就如體驗世界的濾鏡。
最後她稱:「詩詞對我和讀者都能夠產生療癒作用。」
閱讀原文 >> 點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