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couver-Logo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Become a Cultural Navigator

精选华文翻译文章

Mable Elmore Multiculturalism Week

省议员艾美宝在「反种族歧视醒觉周」首天呼吁卑诗省民以自己的方法对抗歧视

卑诗省反种族歧视项目议会秘书艾美宝在「反种族歧视醒觉周」首天发表以下声明:「2023年5月22日至26日的『反种族歧视醒觉周』为卑诗省民提供机会,认识本省的多元文化和历史,并反思如何在本周以至全年每一天对抗歧视、种族主义和仇恨。卑诗省容不下种族歧视。只要我们携手维护平等,便可令到本省成为更理想和更有共融性的地方。」

继续阅读 »
Mayumi Yoshida

追求卓越的得奖导演Mayumi Yoshida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坚守个人价值观

对温哥华导演、编剧兼演员Mayumi Yoshida来说,今年可算是非常充实的一年。在1月的时候,她和温哥华唱作人兼演员 Amanda Sum凭着「Different Than Before」的音乐影片获得朱诺奖提名。这部感人的作品是关于一个家庭对反亚裔歧视所作出的回应。在朱诺奖于3月举行后不久,「Different Than Before」在德州奥斯汀赢得SXSW音乐影片评审奖。Mayumi在东京透过Zoom视频会议向Pancouver表示,自己急不及待与温哥华的朋友庆祝,因为她在家的时间不多,令她未能完全消化这消息。

继续阅读 »
Van Lefan

音乐家兼音景艺术家乐凡仍铭记卑诗省及台湾的原住民传统

温哥华音乐家兼环保人士乐凡(Van Lefan)对自小而来一直持有的内核价值观作出了调整。在台湾出生的她于11岁的时候与家人移民至枫树岭。她透过Zoom视频会议向Pancouver说:「我整辈子都觉得自己是来自台湾。」然而,她于去年到访该岛国的时候,由衷地觉得原住民才是台湾真正的首批居民。她是于排湾族传统领地的台东县产生这种觉悟。

继续阅读 »
Photo by Rydel Cerezo

探讨菲律宾人心境的《PIÑA》保证绝非竹竿舞表演!

舞蹈表演开始时,一群穿着蕾丝般的凤梨纤维布的「higantes」(巨人)登场,带出了菲律宾人宽宏大量的精神,更突显了布料的特质,实在是适合不过。当观众从透明的布料窥探巨人的身驱,经重新编排的四对方阵舞成为了反思和提出问题的邀请。凤梨纤维布是由凤梨叶(特别是西班牙红凤梨)天然纤维编织而成的菲律宾布料。凤梨是菲律宾殖民历史的遗物,由欧洲殖民者带到菲律宾,现已成为当地主要出口的农产品。这种舒适而轻盈的布料在当地及国际均大受欢迎而且价格高昂,因为其生产过程繁复,更是一种传统编织和刺绣的手工艺。

继续阅读 »
Amanda Sum Photo by Belen Garcia

Amanda Sum的《New Age Attitudes: Live in Concert》虽然包含歌曲和故事元素,但绝非音乐剧!

由约翰·蓝侬以至贾斯汀·比伯等作曲家都曾创作过关于道歉的作品,但温哥华唱作人Amanda Sum的作品却是独一无二。在她名为《New Age Attitudes》的首张专辑内,「Sorry」这首作品以简单的民谣吉他曲调为开首。这让Amanda动人的歌声得以充份发挥,唱出了对系统性歧视和流传已久的种族定型的控诉,当中更包含了强烈的个人观点。「Sorry」更可能令人将25岁的Amanda联想到琼尼·米切尔,因为两位作曲家都擅于创作关于情感和经历的动人歌词,以及旋律柔和的乐曲。

继续阅读 »
Nguyễn Tường Danh

导演Khoa Lê以细腻作品《Má Sài Gòn》(西贡母亲)打破有关越南LGBTQ社区的刻板印象

蒙特利尔电影制作人、舞台总监兼影片设计师Khoa Lê喜欢超越传统界线。这名酷儿艺术家的简历显示,他致力「创作将神圣与平凡之间,以及现实与想像之间界线模糊的作品」。他声称,自己的作品总保留着人性化元素。由他执导的长篇纪录片《Má Sài Gòn》(西贡母亲)不但体现了他的创作宗旨,更打破了固有的刻板印象。这部引人入胜并且关于越南LGBTQ社区的敏感题材作品,将于5月6日(星期六)下午5:15在温哥华的DOXA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上映。

继续阅读 »
Photo by Pedro Augusto Meza

陈嘉昊透过《马照跑‧舞照跳》分享不复存在的香港故事

很多温哥华居民并不知道某些邻居正努力尝试保留富有想像力的香港文化。这个曾经自由的港口城市孕育出以粤语为基础的当代媒体、艺术和娱乐产业。然而,自从香港在1997年回归中国以来,便一直经历普通话殖民化,近年的打压更日益严重,迫使数以百万计的民众上街抗议。这导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2020年通过严苛的《香港国安法》,结束了承诺维持至2047年的高度自治。这令到香港人心灰意冷,更激怒了加拿大举国上下的香港侨民。

继续阅读 »

Yvonne Wallace作品《útszan》将探讨关怀和语言收复的喜悦

在Yvonne Wallace开始为《útszan》(改善)进行采排前一天,她与母亲一同回顾了台词的读音。这演出的部份对白是以ucwalmícwts(人民的语言)来编写。她透过Zoom视频会议向Pancouver表示:「当时我们正在练习「q’a7」这个字(食物)的发音。这是非常短促,并以声门来发音的词汇。我以为自己懂得如何把它读出来。」她的母亲是精通ucwalmícwts的语言教师,当时亦有协助Yvonne掌握正确的读音。然而,俩人突然之间傻笑起来。这对母女被她们母语其中一个词语的一个音节逗得咯咯地笑。

继续阅读 »
photo by Kal Visuals

卑诗演员工会/加拿大影院、电视及电台艺术工作者联盟:种族、年龄、残疾、性取向和性别不公待遇的普遍性令人关注

一个卑诗省大型表演者工会的普查发现,大约三分一的黑人、非洲和东亚受访者去年曾经历「种族不公待遇」。卑诗演员工会/加拿大影院、电视及电台艺术工作者联盟(UBCP/ACTRA)代表超过7,800名卑诗省演员,当中38%完成了上述问卷调查。约四分三成员自我识别为白人或欧洲人,又或者可冒充成白人以获得更多任务作机会。

继续阅读 »
Meditation 4 Black Women

Crazy8s电影制作者Rukiya Bernard在《Meditation 4 Black Women》将有关种族清算的情感呈现于观众眼前

温哥华演员兼导演Rukiya Bernard最新短片的历史背景并非由她凭空想像出来,而是她在多伦多成长的亲身经历。Rukiya透过电话向Pancouver表示,自己的父母多年来是多伦多首家非洲商店World Art & Décor的拥有者。因此,她在成长阶段已经接触非洲和加勒比海的文化和历史。她的母亲来自东非国家肯雅,父亲则来自牙买加。

继续阅读 »
Wing Sang Building

华裔博物馆在国庆日开幕前夕获得1,000万元的卑诗省政府额外资助

位于温哥华唐人街的历史建筑永生号大楼即将改建成新的华裔博物馆,成为旅游及教育景点。另外,持有大楼的卑诗省华裔博物馆协会将获得1,000万元的省政府额外资助。政府新闻稿称,这项拨款将用作支付博物馆于7月1日开放前夕的「翻新和运营成本」。加拿大华裔博物馆的首任首席执行官李林嘉敏博士表示:「抵销运营成本的影响也将使我们能投入更多的时间与心思,进一步优化访客体验,这对博物馆的成功至关重要。」

继续阅读 »
Jody Wilson-Raybould

原住民作家兼前政治家王州迪呼吁「中间者」打破社会隔膜

前联邦内阁部长王州迪(Jody Wilson-Raybould)希望领袖可成为「中间者」(in-betweeners)。同样为畅销作家的她在3月31日于卑诗妇女健康基金会光明午宴(B.C. Women’s Health Foundation’s Illuminations luncheon)发表主题演讲,详细解释了这个概念。王州迪在Parq Vancouver的舞厅说:「殖民主义其中一个后遗症,是在原住民与非原住民之间,以及官方与第一民族之间构成有形及无形的隔膜和孤立感。我们关于对方,以及他们说话方式和世界观的了解程度并不足够,甚至比我们想像中低。」

继续阅读 »
Two Taiwanese Indigenous artists, Anchi Lin [Ciwas Tahos] and Vava Isingkaunan, stand on a spiral staircase looking to the bottom left of the frame.

沉重的歌声,不变的血统 — 对身份的反思

家族背景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深?到底身份是你的包袱,抑或支撑着你的基础?4月2日,两名台湾原住民艺术家进行了意味深长而庄严的演出,以回应温哥华美术馆名为Guud san glans Robert Davidson: A Line That Bends But Does Not Break的展览。林安琪(Ciwas Tahos)是泰雅族的艺术家,而简志霖(Vava Isingkaunan)则是布农族的表演者。两人透过歌声、传统乐器和语言上演了一场土地确认(land acknowledgement),表达他们获邀到此的荣幸,以及在这段期间多加学习的意愿。

继续阅读 »
Okeichan

在范度森植物园举行的日本樱花祭将提供加倍娱乐和食品选择

有时候,成功可以源自简单的构思。温哥华居民Linda Poole因丈夫当时是加拿大驻海地大使的关系而曾经居住于太子港(Port-au-Prince),并从俩人的朋友 — 时任日本驻海地大使Hisanobu Hasama — 身上认识到日本的樱花祭。Linda接受Pancouver电话访问时忆述了当时的情况:「我从不知道有一个赞颂我最喜爱花卉的节日。于是我便告诉他,在回家后将举办相同的节庆。」

继续阅读 »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Indian Band), Skwxwú7mesh (Squamish Nation),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 2023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Privacy Policy | Terms and Condition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Skwxwú7mesh (Squamish),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s.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