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人市集将会推广粤语文化并协助新移民创建人际网络
跟很多新移民一样,Raymond Choi希望于温哥华创建人际关系和网络。这名26岁的香港音乐家于去年8月移民到加拿大,目前仍在查找自己的方向。Raymond透过Zoom视频会议向Pancouver表示:「对我们来说,放弃香港的一切到这边展开新生活并不容易。」
跟很多新移民一样,Raymond Choi希望于温哥华创建人际关系和网络。这名26岁的香港音乐家于去年8月移民到加拿大,目前仍在查找自己的方向。Raymond透过Zoom视频会议向Pancouver表示:「对我们来说,放弃香港的一切到这边展开新生活并不容易。」
温哥华艺术家Faune Ybarra有时候会将临时居民比喻为蒲公英。这名墨西哥出生的摄影师、电影制作人及作家透过Zoom视频会议向Pancouver解释,旅居者跟蒲公英一样会随处漂泊。
主要透过镜头进行创作的温哥华艺术家Khim Hipol表示,自己以促进教育为创作艺术的目的。他的动机直接了当,因为他担心菲律宾移民的孩子不了解菲律宾的国家象征,以及该国的抗争史。
舞台剧艺术家兼教育工作者Kunji Ikeda经常从日裔加拿大人身上听到两种说法。部份人向他表示,由于他们不谙日语,所以觉得自己「不够日本人」,于是不愿接触日裔社区。另外亦有人向Kunji表示,觉得自己算不上是加拿大人,因此并不属于日裔加拿大人社区。
一个卑诗省大型表演者工会的普查发现,大约三分一的黑人、非洲和东亚受访者去年曾经历「种族不公待遇」。卑诗演员工会/加拿大影院、电视及电台艺术工作者联盟(UBCP/ACTRA)代表超过7,800名卑诗省演员,当中38%完成了上述问卷调查。约四分三成员自我识别为白人或欧洲人,又或者可冒充成白人以获得更多任务作机会。
温哥华舞者兼编舞者余衍晴(Sarah Hin Ching U )在最新作品《Silent Howl》中,将于舞台上投影垂直、锯齿、点状和弯曲的线条,以反映自己克服神经多样性(neurodiversity)和焦虑症的心路历程。她透过电话向Pancouver解释,这些线条是来自再对焦治疗(refocus therapy)。
温哥华演员兼导演Rukiya Bernard最新短片的历史背景并非由她凭空想像出来,而是她在多伦多成长的亲身经历。Rukiya透过电话向Pancouver表示,自己的父母多年来是多伦多首家非洲商店World Art & Décor的拥有者。因此,她在成长阶段已经接触非洲和加勒比海的文化和历史。她的母亲来自东非国家肯雅,父亲则来自牙买加。
当谈到原住民与非原住民和解的重地,人们通常不会联想起温哥华的时尚社区Point Grey。然而,由Taran Kootenhayoo编写的喜剧《White Noise》正是以Point Grey为故事的地点,内容是讲述两个背景迥异的家庭在真相与和解周期间共进晚餐所发生的事情。
位于温哥华唐人街的历史建筑永生号大楼即将改建成新的华裔博物馆,成为旅游及教育景点。另外,持有大楼的卑诗省华裔博物馆协会将获得1,000万元的省政府额外资助。政府新闻稿称,这项拨款将用作支付博物馆于7月1日开放前夕的「翻新和运营成本」。加拿大华裔博物馆的首任首席执行官李林嘉敏博士表示:「抵销运营成本的影响也将使我们能投入更多的时间与心思,进一步优化访客体验,这对博物馆的成功至关重要。」
前联邦内阁部长王州迪(Jody Wilson-Raybould)希望领袖可成为「中间者」(in-betweeners)。同样为畅销作家的她在3月31日于卑诗妇女健康基金会光明午宴(B.C. Women’s Health Foundation’s Illuminations luncheon)发表主题演讲,详细解释了这个概念。王州迪在Parq Vancouver的舞厅说:「殖民主义其中一个后遗症,是在原住民与非原住民之间,以及官方与第一民族之间构成有形及无形的隔膜和孤立感。我们关于对方,以及他们说话方式和世界观的了解程度并不足够,甚至比我们想像中低。」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Indian Band), Skwxwú7mesh (Squamish Nation),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
The Society of We Are Canadians Too created Pancouver to foster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underrepresented artistic communities. A rising tide of understanding lifts all of us.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Skwxwú7mesh (Squamish),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s.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on and care for this land.